入液的意思、入液的詳細解釋
入液的解釋
舊時謂立冬後第十天為入液。液,指雨水。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水部·雨水》:“立冬後十日為入液,至小雪為出液。得雨謂之液雨,亦曰藥雨。”
詞語分解
- 入的解釋 入 ù 進,由外到内:進入。入夢。 適合,恰好合適:入選。入耳。 進出 筆畫數:; 部首:入; 筆順編號:
- 液的解釋 液 è 能流動、有一定體積而沒有一定形狀的物質:液體。液汁。液晶。液态。血液。 * 。溶液。津液。 澄清:“凡為弓,冬析幹而春液角”。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入液”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與古代節氣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入液”指舊時曆法中立冬後的第十天,此時開始進入雨水較多的時期,稱為“液”。這一階段持續至小雪節氣結束,稱為“出液”。
2.詞源與背景
- 出處: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水部·雨水》記載:“立冬後十日為入液,至小雪為出液。得雨謂之液雨,亦曰藥雨。”。此處“液”特指雨水,古人認為此時的雨水具有特殊藥用價值。
- 文化意義:液雨(即入液期間的雨水)被視為“藥雨”,可能與農耕、醫藥習俗相關。
3.其他說明
- 部分現代語境中,“入液”可能被引申為“進入液體狀态”(如的例句),但此用法較少見且缺乏權威依據,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
4.補充信息
- 時間計算:以立冬為起點,按農曆推算第十日即為入液,通常對應公曆11月中旬前後。
- 相關節氣:與小雪節氣銜接,标志冬季降水的開始。
如需進一步了解李時珍對雨水的研究,可參考《本草綱目》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入液的意思
入液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指液體進入物體或被液體包圍,也可以指某物混入液體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入液的拆分部首是“入”和“氵”,它們分别表示“入口”和“水”。拆分後的筆畫數分别是2和4。
來源和繁體
入液是由漢字“入”和“液”組合而成的。在繁體中,入液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入液的寫法相對簡單,沒有繁瑣的筆畫,更接近于用直線和簡單的曲線來表達。
例句
1. 漢字“入”在這個詞中表示液體進入物體的動作。
2. 這種藥物應該入液靜滴,不要直接口服。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入水、入河、入海
近義詞:注液、滴液、投液
反義詞:出液、流液、排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