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t nightfall] 到了晚上
入夜,工地上燈火通明
到了晚上。 唐 王勃 《寒梧栖鳳賦》:“遊必有方,哂南飛之驚鵲;音能中呂,嗟入夜之啼鳥。” 唐 李端 《雲際中峰》詩:“經秋無客到,入夜有僧還。”《新民晚報》1984.11.15:“新拓寬的街道兩旁……入夜街燈齊明。”
“入夜”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進入夜晚的時間段”,即太陽完全落山後,天色逐漸變暗至完全黑暗的過程。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時間從傍晚過渡到夜晚的節點,例如“入夜後,城市亮起了燈光”。此時天光消失,自然光被人工照明取代,常與“黃昏”“傍晚”銜接。
時間範圍
一般指日落後1-2小時内,具體因季節和地理位置而異。例如夏季可能在19:00-20:00,冬季則提前至17:00-18:00。
文學中的引申
在詩歌或散文中,“入夜”常帶有情感色彩,如:
語境差異
若需進一步分析具體文本中的用法,可提供例句以便深入解讀。
《入夜》是一個成語,意為太陽下山,進入夜晚。
《入夜》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入”和“夕”,總筆畫數為7畫。
《入夜》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明顯,由于太陽西下,日落時分,進入夜晚,人們将這一過程形象地表達為“入夜”。
《入夜》的繁體字為「入夜」。
在古時候,人們筆畫書寫漢字的方式有所差異。相對于現代字體的簡化,古時候《入夜》的漢字寫法更為繁瑣。字形上的細節也有所不同,但整體來說,古今兩種寫法仍然能夠相互辨認。
1. 太陽漸漸落下,天邊漸漸出現暖黃的晚霞,标志着白天已經結束,開始《入夜》了。
2. 那天晚上,我看着星星閃爍,感歎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已經《入夜》了。
1. 入夜如見 - 形容時間過得很快,一晃而過。
2. 入夜難眠 - 表示晚上不能入睡,睡眠不好。
黃昏、傍晚、夜幕降臨、夜晚
破曉、拂曉、黎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