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灑筆的意思、灑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灑筆的解釋

猶揮毫。用毛筆書寫或繪畫。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灑筆以成酣歌,和墨以藉談笑。” 唐 李白 《酬張司馬贈墨》詩:“今日贈餘《蘭亭》去,興來灑筆 會稽山 。”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書象本要乃楊文言作非榕邨》:“壬午秋,訪友人於 半圃 ,以律曆象數之類垂委參考,别灑筆為圖説若幹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灑筆”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書法或繪畫時的筆墨運用,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灑筆”字面意為“揮灑筆墨”,指用毛筆書寫或繪畫時的動作,強調筆墨的自然流動與自由表達。例如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時序》中提到“灑筆以成酣歌”,即通過揮毫創作出酣暢淋漓的作品。

2.藝術内涵

該詞常用來形容技藝高超的創作狀态,表現為筆墨灑落自然、線條流暢靈動,達到一種高度的藝術境界。唐代李白《酬張司馬贈墨》中的“興來灑筆會稽山”,便體現了這種隨性而發的創作意境。

3.使用場景

4.相關延伸

“灑”字本身有“分散落下”或“洗滌”之意(見),在“灑筆”中則融合了動作的灑脫與藝術的純粹性,暗含創作者心境的澄明與技藝的娴熟。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文心雕龍》或李白詩作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灑筆

灑筆是一個表示用筆描繪或寫字的動作詞語。它的拆分部首為氵和毛,總計8個筆畫。

灑字最早出現在《爾雅·釋文篇》中,用作喻指用筆寫字。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灑的繁體字為灑,其中省略了水的部首氵,隻保留了毛的部首,形狀較為獨特。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灑”字在古代寫作“灑”,“灑”的用字形式更接近于現代草書的風格,較為隨意、流動。古代漢字的寫法呈現出一種古樸、典雅的特點。

例句:

1. 他用濃墨灑下了一幅山水畫。

2. 他灑下筆,我竟然看不懂他寫了什麼。

灑字的組詞有:灑水、灑淚、灑脫等。

與灑字近義的詞語有:揮筆、寫字、描繪等。

與灑字反義的詞語有:不寫、不描、不畫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