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篛竹的意思、篛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篛竹的解釋

(1).嫩竹。指開始褪殼的竹。《書·顧命》“筍席” 孔 傳:“筍,篛竹。” 孔穎達 疏:“《釋草》雲:‘筍,竹萌。’ 孫炎 曰:‘竹初萌生謂之筍。’此筍為篛竹,取筍竹之皮以為席也。” 宋 贊甯 《筍譜》:“《尚書》孔傳:‘筍,篛竹。’詳 孔 之説,篛竹,白篛也,白篛之類 越 多……今 孔安國 曰‘篛竹’--為筍已過,為竹未勁,故謂為篛竹也。”

(2).竹名。即箬竹。 元 李衎 《竹譜詳錄·箬竹》:“箬竹,又名篛竹。出 江 浙 及 閩 廣 ,處處有之。”參見“ 箬竹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篛竹”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根據古籍和現代文獻,其釋義可分為以下兩類:

一、基本釋義

  1. 指嫩竹
    根據《尚書·顧命》孔傳及孔穎達的注解,“篛竹”特指剛褪殼的嫩竹,其竹皮可用于編織席子等器物。這一釋義多見于古代文獻,強調竹的初生狀态。

  2. 竹類名稱(即“箬竹”)
    篛竹是箬竹的别稱,屬于禾本科竹亞科植物。其特征包括:

    • 形态:植株較矮,通常高約1.5-2米(五至七尺),葉片寬大且質地輕薄。
    • 分布:主要生長于中國南方,如江浙、福建、兩廣等地。
    • 用途:葉片常用于制作茶簍襯墊、防雨工具(如鬥笠、蓑衣),以及包裹粽子。

二、文獻考據

三、現代釋義

當代語境下,“篛竹”多與“箬竹”通用,強調其植物學分類(拉丁學名:Indocalamus)及民俗用途,如端午節包粽子的傳統。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原文或植物學資料,可參考《竹譜詳錄》《尚書》注疏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篛竹

篛竹是指一種具有堅硬的竹材,常用于制作竹筒或器物。該詞的拆分部首為竹,它是由竹木部和舌旁組成。在傳統漢字中,篛竹的寫法有篙竹、簺竹等。繁體形式為篙竹。

篛竹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漢字中,篛指的是一種竹制的裝飾品,而竹則代表着竹子這種植物。人們通過将兩者組合,形成了篛竹這一詞彙來指代具有堅硬特點的竹材。

以下是一些使用篛竹的古代漢字寫法:

篙竹(ㄍㄠ ㄓㄨ):篙形容竹杆,一種用于推動船隻的竹竿。

簺竹(ㄙㄞˋ ㄓㄨ):簺指的是篦子,一種用于梳理頭發的工具,簺竹則表示以竹材制作的篦子。

以下是一些關于篛竹的例句:

1. 這把竹筒是用篛竹制成的,非常堅固耐用。

2. 他用篛竹制作了一個漂亮的竹制花筐。

篛竹的一些組詞如下:

1. 笛竹(ㄉㄧˊ ㄓㄨ):指的是用篛竹制成的笛子。

2. 缽 竹(ㄆㄛ ㄓㄨ):指的是用篛竹制作的缽。

篛竹的近義詞有箬竹、茭竹。反義詞則沒有明确的對應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