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鏖馘的意思、鏖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鏖馘的解釋

指在戰鬥中斬獲首級。《新唐書·忠義傳下·程千裡》:“﹝ 程千裡 ﹞遷 上黨 長史,賊來攻,鏖馘多,累加開府儀同三司,禮部尚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鏖馘”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由“鏖”和“馘”兩個單字複合而成,主要用于古代文獻,其含義需結合兩字的古義來理解:

  1. 字義拆解與核心含義

    • 鏖 (áo):本義指激烈的戰鬥、苦戰。《說文解字》雖未直接收錄“鏖”,但其古義源于“熬”,引申為激烈的戰鬥、厮殺。在軍事語境中,“鏖”常指慘烈、持久的戰鬥。例如《漢書·霍去病傳》有“合短兵,鏖臯蘭下”的記載。
    • 馘 (guó):本義指古代戰争中割取所殺敵人的左耳(用以計數報功)。《說文解字·耳部》:“馘,軍戰斷耳也。” 這是古代戰争中統計戰功的一種方式。例如《詩經·魯頌·泮水》有“在泮獻馘”的句子。
    • 複合義“鏖馘”:結合兩字,“鏖馘”的核心含義是指在激烈、艱苦的戰鬥中斬殺敵人并割取耳朵以記功。它描繪了戰鬥的慘烈過程和戰後的記功行為,強調的是在艱難搏殺中取得斬獲。
  2. 語境與用法

    • “鏖馘”一詞主要用于描述古代戰争的場景,帶有濃厚的軍事色彩和曆史感。
    • 它屬于書面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研究古代曆史、軍事或文學的文獻中。
    • 其語義重點在于強調戰鬥過程的艱苦(鏖)和戰鬥結果的斬獲(馘)。
  3. 權威辭書參考

    • 《漢語大詞典》:作為目前規模最大的漢語語文詞典,其對“鏖馘”的解釋最具權威性。該詞典将“鏖馘”釋義為“指苦戰殺敵”。這個定義精準地概括了“鏖”(苦戰)和“馘”(殺敵取耳記功)的核心含義。讀者可通過查閱《漢語大詞典》紙質版或授權電子版(如“漢語大詞典”數據庫)獲取詳細釋義和可能的書證。由于版權限制,無法提供直接鍊接,但可通過各大圖書館或專業學術數據庫訪問。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該詞典是學習研究古代漢語的重要工具書,其釋義注重字詞的古義和文獻用例。它同樣會強調“鏖”的激戰義和“馘”的割耳記功義,組合解釋為苦戰殺敵。商務印書館官網或各大書店、圖書館可查閱。

“鏖馘”是一個源自古代軍事活動的複合詞,意指在激烈、艱苦的戰鬥中斬殺敵人并割取耳朵以記功。其核心語義在于“苦戰殺敵”。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見,主要作為曆史詞彙存在于古籍或相關研究中。理解該詞的關鍵在于準确把握“鏖”(激烈戰鬥)和“馘”(割敵耳記功)這兩個古字的含義及其在軍事語境中的結合。

網絡擴展解釋

“鏖馘”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綜合多來源信息,其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釋義

  1. 詞義溯源:
    • “鏖”原指激烈戰鬥,“馘”為古代戰争中割取敵人左耳(或首級)以計戰功的行為,二者組合後強調戰鬥中的具體戰果記錄。
  2. 古籍例證:
    • 《新唐書·忠義傳下·程千裡》記載:“賊來攻,鏖馘多”,描述了程千裡在防禦戰中斬殺敵人的場景。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争議

五、近義詞參考

提示:若需深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新唐書》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百務具舉幫硬兵不汙刃博選操之過激塵埃城治叱诃齒頰香倒背如流道令紙斷埯斷治法章風行電擊封口負廓關眼管籥滾瓜兒圓橫眉冷眼紅女白婆槐谷錦帶進奠金管金花帖子金籙積雪草麂眼籬開翦來着淩蹙淩轹禮事莅祚籠街漫瀚調沒頭官司門扣彌邈明光殿墨水旁屬匏瓜菩薩魚潛浮襁保乞兒奇瑰權尊卻非殿熱淚盈眶沙堆身文守白收管髫秀頭緒小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