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儒侶的意思、儒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儒侶的解釋

儒門友好。 南朝 齊 蕭子良 《與南郡太守劉景蕤書》:“蘭山桂水,既足逍遙;儒侶玄宗,復多朋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儒侶”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指志同道合且具有儒家修養的朋友,強調思想觀念和價值觀的契合。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構成

2.出處與用法

3.延伸與近義詞

4.發音與結構

“儒侶”不僅指朋友,更強調儒家文化背景下精神層面的契合與互助。其内涵與儒家“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思想一脈相承,常用于描述古代文人雅士或現代學者間的理想關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儒侶》的意思

《儒侶》是一個漢語詞語,它指的是兩個信奉儒家思想的朋友或夥伴。儒家思想強調了仁義道德,重視家庭和社會關系,因此《儒侶》這個詞常用來形容彼此之間思想相近、志趣相投的朋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儒侶》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人”和“亻”,部首“人”表示與人有關,符合儒家思想注重人倫關系的特點。它的總體筆畫數為16個,其中“兒”部為2畫,“從”部為4畫,“一”部為1畫,“亻”部為2畫,“㇔”部為3畫。

來源與繁體字形

《儒侶》一詞來自于《論語·小子》一章中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意思是有朋友從遠方來,豈不是非常快樂?這個“朋友”也可以理解為儒家的同道中人,即儒侶。

在繁體字中,儒侶的字形為「儒侶」。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古時候,儒侶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字形上,“儒”部的上面有個“人”,下面有個口,“侶”部則是上面的“人”和下面的“句”組成,整個字寫起來更加複雜。

例句

1. 他們兩個是真正的儒侶,彼此間默契非常,從中受益良多。

2. 我很慶幸能夠有這樣一位儒侶,我們相互勉勵,幫助彼此在人生道路上成長。

3. 他和那位年長的儒侶在學術上展開了深入的讨論,雙方都受益匪淺。

組詞

儒家、儒教、侶伴、儒學、侶行、君儒

近義詞

知己、知音、同道、志同道合的人

反義詞

敵人、不和睦的人、格格不入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