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肉薄的意思、肉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肉薄的解釋

(1).兩軍迫近,以徒手或短兵器搏鬥。《宋書·臧質傳》:“虜乃肉薄登城,分番相代,墜而復升,莫有退者。” 唐 溫大雅 《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時無攻具,肉薄而上,自申至酉,遂平 霍邑 。” 元 李冶 《敬齋古今黈拾遺》卷一:“肉薄攻城,或以肉薄為肉袒,或以肉薄為逼之使若魚肉,然皆非是。肉薄,大抵謂士卒身相帀,如肉相迫也。” 清 錢謙益 《五芳井歌》:“肉薄登城踏積屍,麗譙漂血巷流脂。” 梁啟超 《論請願國會當與請願政府并行》:“今也吾儕處此無政府之國,為無政府之民……如師陷重圍,敵軍肉薄而無其旗鼓。”

(2).指拼搏、搏鬥。 魯迅 《野草·希望》:“我隻得由我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肉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一、軍事場景中的本義

指兩軍迫近時,士兵以徒手或短兵器進行近距離搏鬥。這種用法常見于古代戰争描述,強調戰鬥的激烈與直接對抗。例如:

二、引申為拼搏或搏鬥

在文學或現代語境中,“肉薄”可泛指激烈的鬥争或努力。例如魯迅在《野草·希望》中寫道:“我隻得由我來肉薄這空虛中的暗夜了。” 此處“肉薄”象征與困境的頑強抗争。

補充說明

  1. 詞源解析:根據學者研究,“肉”指士兵身體,“薄”意為迫近,合指士兵貼身進攻的密集戰術。
  2. 常見誤讀:部分資料(如)提到“肉薄”表示“敵方力量薄弱”,但這一解釋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為誤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曆史用例或學術讨論,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肉薄的意思

《肉薄》是一個成語,意為肉質薄,指人或動物的肉很少或很瘦,形容貧弱或不健康。

拆分部首和筆畫

《肉薄》的拆分部首為⺼和⻖,其中⺼為肉的部首,⻖為蒙古文的部首。拆分後的筆畫數為8畫。

來源和繁體

《肉薄》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楚辭·九歎》中的一句詩:“賊人勃跕梁而肉薄。”這句詩的意思是賊人悄悄進入屋内,這時人家的肉最薄弱。在古代,賊人常常趁人熟睡或不備時偷竊。繁體字形為「肉薄」,與簡體字形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和現代字形相比,「肉薄」的寫法略有不同。肉字的左邊有兩個肉字頭,薄字的上面是「白」字頭。

例句

1. 他身體虛弱,一直是個肉薄的人。

2. 那隻兔子病得很重,皮包骨頭,真是個肉薄的家夥。

組詞

1. 肉食:指以肉類為主要食物的食物。

2. 薄弱:指弱小或力量不足。

3. 肥薄:指肥胖和苗條兩種身體狀态。

近義詞

貧弱、瘦弱、瘦削。

反義詞

肥胖、健壯、壯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