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pestry] 類似機織花毯的在網形粗布上的刺繡品
用彩色絨線在特制的網眼麻布上繡制的一種手工藝品。 冰心 《晚晴集·瞻仰毛6*主6*席紀念堂》:“他的座後,襯托着一大幅色彩明快雅淡的絨繡。”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絨繡漢語 快速查詢。
絨繡是一種傳統手工刺繡工藝,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絨繡又稱“絨線繡”,指在特制網眼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絨線繡制圖案的技藝。其特點在于絨線無反光性,成品具有毛絨質感,呈現渾厚莊重、層次分明的藝術效果。
起源于歐洲,14世紀德國已有類似工藝,16世紀發展為專門技藝,後傳入中國。主要産地為上海、遼甯朝陽和山東煙台。
既可作為大型建築裝飾(如名畫複制、風景繡品),也可制作靠墊、桌布等日用品。
需注意“絨繡”在成語中另有比喻義(指文辭華而不實),但此含義與手工藝無直接關聯。
絨繡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精美的刺繡作品。其中,“絨”字是由纟部和毛部組成,拆分的部首是“纟”和“毛”,總共有9個筆畫;“繡”字是由纟部和秀部組成,拆分的部首是“纟”和“秀”,總共有11個筆畫。
“絨繡”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見于《詩經·秦風·歸藏》:“綢缪束薪,三星在天。”其中的“綢缪”一詞指的就是絨繡。相傳,古代貴族常以絲線繪制圖案或裝飾物品,稱之為“綢缪”。而後來,“絨繡”逐漸演變成代指精美繡品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絨繡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絨繡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在《說文解字》中,“絨”字的寫法是由纟部和冗部組成,總共有17個筆畫。而“繡”字的寫法是由纟部和秀部組成,總共有12個筆畫。
1. 她的絨繡作品展示了她精湛的刺繡技藝。
2. 這幅絨繡畫色彩絢麗,栩栩如生。
3. 她用絨繡創作了一幅美麗的花鳥畫。
組詞:棉絨、羊絨、絨毛。
近義詞:刺繡、絲繡、雲錦。
反義詞:粗糙、簡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