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部尚書之職。 明 申時行 《題清秋出塞圖》詩:“安得再起司馬登戎樞,坐紆長策銷隱虞,國威震疊邊人蘇。”
“戎樞”是一個古代官職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指兵部尚書之職,即古代中央機構中掌管軍事事務的最高行政長官。該詞由“戎”(軍事)和“樞”(樞紐、關鍵)組合而成,凸顯其在軍事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字義解析
曆史用例
明代申時行在《題清秋出塞圖》詩中提到:“安得再起司馬登戎樞”,此處借“戎樞”表達對軍事統帥的期望。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文言用法,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其繁體形式為“戎樞”,讀音為「róng shū」,結構為半包圍(戎)與左右(樞)組合。
若需查看更多古代官職術語,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擴展内容。
《戎樞》這個詞是指古代軍事用語,原本是用來形容軍隊作戰中的重要戰略和決策的關鍵部分。它可以表示戰局的關鍵點,也可以用來形容決定勝敗的關鍵因素。隨着時代的發展,《戎樞》這個詞也被引申為重要的決策、關鍵的人物或事情。
《戎樞》這個詞是由部首戈和林組成的。其中,戈部表示武器,林部表示樹林。戈部的筆畫數為4,林部的筆畫數為8。
《戎樞》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源自《左傳》這部史書,出自魯國左丘明所著。由于詞義廣泛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并廣泛使用。在繁體字中,《戎樞》可以分别寫作「戎樞」和「林戎」。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定的變化。根據曆史記載,古時的《戎樞》可以寫作「戎楪」或者「林戎」。隨着時間的推移,中國漢字寫法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1. 這位将軍的決策是戰局的戎樞,關乎勝敗之機。
2. 在商業競争中,市場營銷策略是公司發展的戎樞。
與《戎樞》相關的組詞有:
1. 戍守
2. 樞紐
3. 關鍵
4. 要點
與《戎樞》意義相近的詞有:
1. 決策
2. 關鍵
3. 重點
4. 要害
與《戎樞》意義相反的詞有:
1. 次要
2. 不重要
3. 次要
4. 次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