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融和骀蕩的意思、融和骀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融和骀蕩的解釋

和煦蕩漾。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上:“ 梅聖俞 愛 嚴維 ‘柳塘春水慢,花塢夕陽遲’之句,以為天容時态,融和駘蕩,如在目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融和骀蕩”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發音與基本含義

發音為róng hé dài dàng。
基本含義是形容事物之間和諧融洽、沒有矛盾沖突,且在變化中保持動态平衡與穩定。

2.詳細釋義

3.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金代文學家王若虛的《滹南詩話》,其中提到宋代詩人梅聖俞(梅堯臣)贊賞唐代詩人嚴維的詩句“柳塘春水慢,花塢夕陽遲”,認為其描繪的景象“天容時态,融和骀蕩,如在目前”。這一評價成為成語的經典用例。

4.應用場景

5.近義詞與特點

近義詞包括“和諧融洽”“和煦蕩漾”等。其特點在于兼具靜态的和諧與動态的平衡,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日常口語中較少使用。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滹南詩話》原文或相關詩詞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融和骀蕩》的意思

《融和骀蕩》這個詞由兩個字組成:融和和骀蕩。

融和的意思是和諧、融洽,形容事物之間相互融合、相互協調的狀态。

骀蕩的意思是搖擺、動蕩,形容事物不穩定、忽動忽止的狀态。

因此,《融和骀蕩》可以理解為事物在融洽和搖擺之間變化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融和的部首為爪,其中“宂”為聲旁,拆解為“宀”(宀手),該字共有9畫。

骀蕩的部首為馬,其中“隹”為聲旁,拆解為“骅”(骅馬)共有9畫。

來源和繁體

《融和骀蕩》這個詞的來源不詳。

繁體字“融和骀蕩”和簡體字寫法一樣,隻是一些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融和的“和”字寫作“逸”,由于字形繁瑣,現已不再使用。

古時候,骀蕩的“蕩”字寫作“蕩”,由于字形繁瑣,現已不再使用。

例句

1. 這個社區的居民與環境融和骀蕩,和諧共生。

2. 他的情緒融和骀蕩,時而喜怒無常。

3. 這幅畫色彩融和骀蕩,充滿了動感。

組詞

1. 融和諧:形容事物之間完美地融洽和諧。

2. 骀蕩不安:形容事物忽動忽止、動蕩不安。

3. 融洽搖擺:形容事物在融洽和搖擺之間變化。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和諧、平衡、穩定。

反義詞:不和諧、不穩定、不融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