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glory]∶榮譽;光彩
(2) [cloud]∶彩色的雲氣,古人認為是祥瑞之兆
(3) [lustre]∶花木的光澤
(1).五色雲氣。古時迷信以為吉祥之兆。《初學記》卷六引《尚書中候》:“榮光出 河 ,休氣四塞。”《南齊書·陸澄傳》:“ 永明 中,天忽黃色照地,衆莫能解。 摛 ( 王摛 )雲是榮光。 世祖 大悅,用為 永陽郡 。” 清 錢謙益 《送劉編修鴻訓頒诏朝鮮》詩之三:“金函玉節日邊行, 遼海 榮光接 漢 京。”
(2).指花木的光澤。 宋 蘇轼 《哨遍·春詞》詞:“正溶溶養花天氣。一霎暖風迴芳草,榮光浮動,掩皺銀塘水。”
(3).敬稱尊者容顔。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頒行诏書》:“生逢其日,得見皇上帝榮光,爾世人何其大幸?”
(4).光榮,榮耀。 唐 李白 《大獵賦》:“方将延榮光於後昆,軼玄風於邃古。” 王琦 注:“榮,榮名也。光,光華也。” 魯迅 《熱風·隨感錄三十八》:“他們的國粹,既然這樣有榮光,他們自然也有榮光了!”
“榮光”是一個多義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祥瑞之兆(古義) 指五色雲氣,古人視為吉兆。如《南齊書》記載王摛将黃色天象解釋為“榮光”,因此受賞。
自然意象 描述花木或物體的光澤,如例句“花白的頭發記錄了勞動榮光”。
尊稱用語 敬稱尊貴者的容顔氣度,屬于古代禮儀表達。
精神榮耀 現代最常用義項,指光榮與榮耀。魯迅曾用此詞批判盲目推崇國粹的現象:“他們的國粹有榮光,他們自然也有榮光”。
詞源補充:該詞最早可追溯至《尚書中候》“榮光出河,休氣四塞”的祥瑞記載。現代使用中,第三義項(尊稱)已較少見,多用于文學或特定語境。
《榮光》一詞指的是光榮和榮譽,是用來形容某人或某事取得重大成就和受到普遍尊重的一種稱謂。
《榮光》這個詞的部首是艹,總共有7個筆畫。
《榮光》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榮”表示光輝和光榮,而“光”代表光明和輝煌。在繁體字中,“榮”為“榮”,“光”保持不變。
古時候,“榮”字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而“光”則在一些早期的版本中常常被寫成“灮”,表示光芒四溢的樣子。
1. 他在比賽中取得勝利,為國家赢得了榮光。
2. 這種獎項代表着對他職業生涯的最高榮光。
榮光可以與其他詞組合形成新的詞彙,比如榮光傳世、光榮榜、争光等。
榮光的近義詞有榮譽、光榮、威望、聲譽等。
榮光的反義詞有污名、羞辱、敗北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