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三丈的意思、日高三丈的詳細解釋
日高三丈的解釋
猶日上三竿。 明 湯顯祖 《南柯記·錄攝》:“日高三丈,還不見六房站班,可惡可惡!”《古今小說·陳禦史巧勘金钗钿》:“到明朝, 梁尚賓 隻推頭疼,又睡個日高三丈。” 茅盾 《子夜》十六:“ 金和尚 他們一夥五六十個火柴廠工人到了老闆 周仲偉 住宅附近的時候,已經日高三丈。”參見“ 日上三竿 ”。
詞語分解
- 日的解釋 日 ì 離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稱“太陽”):日月星辰。日晷(?)(古代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陽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白天,與“夜”相對:日班。
- 丈的解釋 丈 à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十尺:萬丈高樓。 測量長度和面積:丈量(俷 )。 對老年男子的尊稱:丈人(.古代對老人的尊稱;.嶽父。“人”均讀輕聲)。老丈。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日高三丈”是一個漢語成語,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含義:形容太陽升得很高,時間已經不早,常用來指人起床太晚。
- 拼音:rì gāo sān zhàng
- 近義詞:日上三竿
- 反義詞:半夜三更、青天白日(時間上的對比)。
二、詳細解釋
- 時間描述
原指太陽高度達到三丈(古代長度單位),表示已接近正午時分,強調時間較晚。
- 引申含義
常含調侃或批評意味,暗指人懶散或作息不規律,如:“都日高三丈了,你還不起床。”。
三、出處與典籍引用
- 最早出處:明代湯顯祖《南柯記·錄攝》:“日高三丈,還不見六房站班,可惡可惡!”。
- 現代用例:茅盾《子夜》十六:“金和尚他們一夥五六十個火柴廠工人到了老闆周仲偉住宅附近的時候,已經日高三丈。”。
四、使用場景
- 日常對話:用于調侃他人起床晚,如:“周末一覺睡到日高三丈。”
- 文學描寫:增強時間畫面感,如古典小說中形容官員遲到、市井生活等。
五、辨析
- 易混淆詞:與“日上三竿”同義,但“日高三丈”更口語化,且含诙諧色彩。
- 注意:部分資料誤将其解釋為“聲音高亢”(如),但主流典籍及用例均指向時間含義,需以權威來源為準。
如需更多例句或拓展學習,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詞典》或漢典網(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日高三丈》的意思
《日高三丈》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的志向遠大、野心勃勃。字面意思是太陽高升三丈,代表的是一個人的雄心壯志。
拆分部首和筆畫
《日高三丈》這個成語的拆分是:日(陽光的意思)+ 高(高度的意思)+ 三(三個的意思)+ 丈(長度單位丈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是10。
來源
《日高三丈》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論語·為政篇》中的一句話:“日:日高三丈,可立而望也。”意思是說,一個人的志向應該遠大,像太陽升起來那樣高,可以讓人仰望。
繁體
《日高三丈》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日高三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有些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日高三丈》中的字在古代寫法中略有變化,但基本上保持了原義。
例句
1. 他年輕時立下志向,說要做一個能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人,真是日高三丈啊。
2. 這個年輕人有着日高三丈的目标,一定會取得成功。
組詞
日夜高卧、高峰、丈量等。
近義詞
胸懷大志、志趣昂揚。
反義詞
庸庸碌碌、平庸無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