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nshine] 一日當中太陽光照射的時間
(1).陽光照射。 漢 王充 《論衡·須頌》:“日照天下,遠近廣狹,難得量也。” 南朝 梁簡文帝 《怨歌行》:“十五頗有餘,日照杏梁初。” 唐 包佶 《元日觀百僚朝會》詩:“日照金觴動,風吹玉佩搖。”
(2).遮陽之傘。《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我在 華胥國 裡是個貴人,今要一把日照也不能夠了,卻叫我擎着荷葉遮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一回:“轎前高高的一頂日照,十六名 江西 巡撫部院的親兵。”
(3).一天中太陽光照射的時間。日照長短隨緯度和季節而變化,并和雲量、雲的厚度以及地形有關。夏季我國北方日照長,南方日照短,冬季相反。《人民日報》1982.3.27:“ 内蒙古 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降雨量少而集中,有利于甜菜糖分的積累,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日照是一個多義詞,在漢語詞典中有兩層核心含義:
一、自然現象釋義 指太陽光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的現象。《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定義為“太陽光線的照射”,強調日光輻射的物理屬性。該現象是地球熱量來源,影響氣候特征與生态循環,例如我國青藏高原全年日照時數可達3000小時以上,形成獨特的高原氣候。
二、地理名稱釋義 山東省地級市名稱,位于黃海之濱。據《中國地名志》記載,“日照”得名于“日出初光先照”的地理特征,始見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設“日照鎮”。該市擁有世界五大太陽文化起源地之一的太陽文化遺址,2023年入選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
擴展關聯概念
(來源說明:《現代漢語詞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日照市政府官網提供地方志數據,相關法律條款參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文庫)
“日照”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解釋:
指太陽光直接照射的現象,通常以照射時間(小時)衡量。在氣象學中分為兩類:
氣象預報常用日照時數評估地區光熱資源,農業據此規劃作物種植,醫學建議適度日照促進維生素D合成。
筆劃兵家步兵戰車槽牀糙米常材超超玄著扯蛋秤薪量水赤口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得意忘象梵磬風長各位光明磊落詭惡古文辭類纂還報橫逆和煖交谲旌祀禁署及屬九經三史疾足先得阚虓曠觀朗襟兩輸戶斂目立後落花媒人殁世木鉢盤郁骈肩累迹平安信洽客強自取柱切末起貨清徹啟體鼽窒仁弱事理耍寡嘴爽黠束股讨撲挺穟銅陌讬身毋多仙媛消詳枭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