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使用權謀;運用策略。《孔叢子·抗志》:“ 子思 曰:‘君無然也,體道者逸而不窮,任術者勞而無功。’” 晉 陸機 《五等諸侯論》:“降及亡 秦 ,棄道任術。”《北史·僭僞附庸論》:“ 梁主 任術好謀,愛賢養士,蓋有英雄之志,霸王之略焉。”
(2).謂居官任職之道。 漢 賈誼 《新書·傅職》:“教之任術,使能紀萬官之職任,而知治化之儀。”
“任術”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任術”由“任”(任意、靈活)和“術”(技巧、手段)組成,基本含義指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和策略解決問題。例如在管理或決策中強調不拘泥于固定模式,注重實際效果。
權謀與策略
古代文獻中,“任術”常指使用權謀或策略。例如:
居官之道
漢代賈誼在《新書·傅職》中提出“教之任術”,指教導官員掌握管理職責與治國禮儀的方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史記》《孔叢子》等原始出處。
《任術》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掌握技能或方法,從事某種專業工作或活動”。
拆分任術的部首為“人”,表示與人相關的事物。任術的總筆畫數為15。
《任術》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意思在當時是指一種專業技藝,如醫術、琴術、劍術等。隨着時代的發展,任術逐漸演變成了普遍的專業技能或方法。
繁體字“任術”是任術的繁體形式。
古時候漢字中的任術寫作“任朮”,其中“朮”是原本的寫法,表示專業技藝。
1. 醫生必須具備紮實的醫術和豐富的臨床經驗。 2. 這位廚師的烹饪術已經達到了一個高超的水平。
任職、任命、執行、技術、方法、本術、業術
技術、手藝、本領、本事、才藝
素質、無術、無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