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人口的意思、人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人口的解釋

(1) [population]

(2) 人民或居民總數

(3) 人

詳細解釋

(1).居住在一定地域内或一個集體内的人的總數。《漢書·王莽傳上》:“ 羌 豪 良願 等種,人口可萬二千人。” 宋 嶽飛 《條畫合行事件劄子》:“本軍頭口老小正兵七萬人口。” 郭沫若 《海濤集·流沙》:“這表示廠裡并不止那燒窯老一人,一定還有相當的人口的。”

(2).人。 元 劉緻 《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有錢的納寵妾買人口偏興旺。”《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七:“不動幹戈,能入虎穴,取出人口,真奇才奇想!”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這種時候,偏偏還要添人口!”

(3).人的口,指言談、議論。《孔叢子·抗志》:“夫其親敬,非心見吾所可親敬也,則亦以人口而疏慢吾矣。” 明 胡應麟 《詩薮·遺逸上》:“惟其好立異名,故紛紛人口不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人口”指某一特定地理區域(如國家、城市、地區)或特定群體中所有個體的總數。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1. 基本定義
    人口是社會科學的基礎概念,通常以“人”為統計單位,反映某一時空範圍内人類群體的規模。例如,2023年全球人口約80億,中國人口約14.1億。

  2. 構成維度

    • 自然屬性:包括年齡、性别、出生率、死亡率等,如老齡化社會指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7%
    • 社會屬性:民族、教育程度、職業分布等,如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影響國家創新能力
    • 空間分布:城鄉人口比例、人口密度(如澳門3.3萬人/平方公裡為全球最高)
  3. 動态變化
    通過自然增長(出生率-死亡率)和機械增長(遷入-遷出)形成變化曲線。工業革命後全球人口增速從0.1%躍升至2.1%,近年回落至1%以下。

  4. 研究意義
    人口規模與結構直接影響資源分配(如人均耕地)、經濟發展(勞動力供給)、社會福利(養老金體系)等關鍵領域。例如,日本因少子化導緻勞動力短缺,德國通過移民政策緩解人口危機。

  5. 相關學科
    人口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多學科交叉研究,衍生出“人口紅利”“人口承載力”“適度人口理論”等專業理論,為政策制定提供依據(如中國計劃生育政策調整)。

當前全球面臨人口增長放緩、老齡化加速、國際遷移加劇等挑戰,聯合國預測2100年全球人口将達104億,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占比将升至38%。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人口

《人口》這個詞是指人類居住或聚集的地方的人的總數,也可以指一個國家、地區或城市的居民總數。它是由“人”和“口”兩個部分組成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
“人”字的部首是“亻”;
“口”字的部首是“口”。

筆畫:
“人”字一共五畫;
“口”字一共三畫。

來源

《人口》一詞最早始見于《左傳》,其形成可以追溯至漢朝初期,意義較為廣泛的形成于唐朝。在中國古代,人們對人口問題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直到現代才開始研究人口學。

繁體

在繁體中,“人口”被寫作「人口」,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與簡體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人們經常使用篆書和隸書來書寫漢字。對于“人口”這個詞,其古代漢字寫法為「人口」。

例句

1.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醫療條件的改善,該城市的人口增長迅速。

2. 人口老齡化是當今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組詞

人口普查、人口統計、人口密度、人口流動

近義詞

人數、居民總數、居住人口

反義詞

物種、動物總數、非人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