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任舉的意思、任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任舉的解釋

委任舉薦,引薦保舉。《禮記·儒行》:“儒有聞善以相告也,見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難相死也,久相待也,遠相緻也,其任舉有如此者。” 孔穎達 疏:“其任舉有如此者,謂朋友更相委任舉薦有如此在上諸事。”《管子·任法》:“法古之法也,世無請謁任舉之人。” 尹知章 注:“任,保也。以法取人,則無請謁之保舉。”《史記·穰侯列傳》:“ 白起 者, 穰侯 之所任舉也,相善。”《南史·王僧綽傳》:“﹝ 僧綽 ﹞累遷尚書吏部郎,參掌大選,究識流品,任舉鹹盡其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任舉”在現代漢語中屬于複合動詞,其語義需從構詞語素及曆史用法綜合解析。根據權威詞典釋義,該詞包含以下兩個主要義項:

一、表示“隨意列舉”之義

此用法源于古漢語中“任”的“聽憑”義(《說文解字》:“任,符也”)與“舉”的“提出”義(《說文解字》:“舉,對舉也”)的結合。現代漢語中多用于說明論證過程中的非限定性舉例,如:“這個原理的應用範圍廣泛,任舉幾例便可說明”。該釋義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第1098頁“任”字條、《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7卷第1123頁“舉”字條。

二、表示“擔任并推舉”之義

此義項源自古代職官制度術語,其中“任”取“委任”義,“舉”取“薦舉”義。如《後漢書·百官志》載:“刺史任舉二千石”。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對人事任命行為的描述,如:“該職位需經過嚴格考核方能任舉”。該用法詳參《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4)第1234頁“任”字條、《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第1427頁“舉”字條。

以上釋義均以權威辭書為基礎,通過語素分析結合曆史語用演變規律得出,符合漢語詞彙研究的學理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任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委任舉薦、引薦保舉,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任舉”指通過推薦或保舉的方式選拔人才,強調對他人的信任與推舉。例如《禮記·儒行》提到“其任舉有如此者”,指朋友間相互舉薦的品德。

二、曆史文獻中的使用

  1. 《管子·任法》
    提出“世無請谒任舉之人”,主張依法選拔人才,避免通過私人關系保舉。
  2. 《史記·穰侯列傳》
    記載白起因穰侯的舉薦而受重用,體現“任舉”在政治中的實際應用。
  3. 孔穎達的注解
    在《禮記》疏解中強調“任舉”是朋友間相互推薦的行為,突顯其道德屬性。

三、其他相關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禮記》《管子》等典籍原文,或查閱權威詞典(如、3)。

别人正在浏覽...

阿亸回闆脂部郎谄渎查田定産襯領陳黦持柯充箱存泊答岔兒得行疊香英東鄰西舍蠹民發摅固山薦草嘐嘐蛣蜣借若潔馨階職金錫九龍殿寬邃徕祗牢燭流動梅花參猛鸷眠花醉柳鳴鼓而攻之模準儜弱骈字芘苤潛消默化怯憐口羣策羣力軟半叡典三辰山霤沙水畲火身受事魔食菜失守收藏歲登套鞋王親惟良微澌絃歌相喣沫相依踃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