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andon] 丢棄;抛棄
丢棄,抛棄。 劉半農 《<半農雜文>自序》:“這種的試驗品已大可扔棄。” 老舍 《駱駝祥子》二二:“﹝ 祥子 ﹞手扶着那扇破門,他又不敢把希望全部扔棄了。”
扔棄是現代漢語常用動詞,指主動将無用或不需要的物品丢棄、抛棄的行為,強調動作的決斷性與處置對象的廢棄屬性。其釋義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指抛棄、丢掉無用之物。
例:他扔棄了破損的舊玩具。
來源:參見《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098頁“扔棄”詞條。
“扔”本義為牽引、投擲(《說文解字·手部》:“扔,引也”);“棄”意為抛棄(《說文解字·廾部》:“棄,捐也”)。二者複合後強化丢棄行為的主動性。
來源:依據《古代漢語詞典》第1286頁“扔”、第1022頁“棄”釋義演變分析。
來源:參考《新華同義詞詞典》第287頁近義詞對比。
多用于口語,隱含決斷态度(如“果斷扔棄”),常見于環保議題(如“分類扔棄垃圾”)。
來源:《現代漢語動詞用法詞典》第421頁語用标注。
參考文獻
“扔棄”是一個漢語複合動詞,由“扔”和“棄”兩個同義語素構成,具體含義如下:
字義解析
整體含義 “扔棄”指主動将物品或抽象事物丢棄,且隱含不再需要、不願保留的态度。例如:
近義詞對比
使用場景 常見于環保議題(“扔棄塑料污染環境”)、心理成長(“扔棄自卑感”)等語境,多含批評或反思意味。需注意在正式文本中,“丢棄”“摒棄”等詞使用頻率更高。
建議在寫作時根據對象具體選擇詞彙——若強調丢棄動作本身用“扔棄”,若需突出決絕态度可用“摒棄”。
百和邊幼節不昌補陀才捷長崎赤心相待唇焦口燥颠蕩蹀跶叮當叮踧迫東田藩輔風欠附臭虙羲高談弘論逛悠規儀扢揚海航邯鄲鸠悍卒诃陵樽讧争黃發期黃目尊逭咎芔歙匠筆椒殿焦味嬌性雞槟接合阱獸金近九阙抉目胥門谲勝看坐兒的考問林榔麻紴梅楞章京謀選牛铎拗阻颀颀散絮盛糧沈寞十科酥融天方佗發圖窮匕見猥廁膝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