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燃燒的意思、燃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燃燒的解釋

(1) [burn]∶劇烈氧化;消耗燃料并發出光、熱和氣體

煤在爐子裡燃燒

(2) [kindle]∶着火

幹樹葉一接觸火立刻就燃燒

詳細解釋

(1).物質劇烈氧化而發熱發光。 巴金 《火》:“我曾經隔着河望過對岸的火景,我像在看燃燒的 羅馬 城。”《當代》1981年第3期:“篝火還在旺旺地燃燒,烤得我的臉頰都有點發疼。”

(2).比喻事物處于熱烈狀态。 ********* 《患難馀生記》第一章:“愛國的熱火在每一個角落裡、每一個愛國同胞的心坎裡燃燒着。”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三:“隻是每一條骨髓中,每一根血管裡,每一顆細胞内,都燃燒着一個原始的單純的念頭:我要活下去。” 周而複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六:“一想起這些事,心中難受,仇恨的怒火就在胸中熊熊地燃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燃燒是物質與氧氣發生劇烈氧化反應,釋放熱能和光能的物理化學過程。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燃燒指“可燃物質在高溫條件下與氧化合,産生火焰和熱量的現象”。從科學角度分析,燃燒需滿足三個要素:可燃物、助燃劑(通常為氧氣)和達到燃點的溫度,該理論由法國化學家安托萬·洛朗·拉瓦錫在18世紀通過實驗證實。

在文化象征層面,《文學意象辭典》指出燃燒常被賦予“激情、犧牲精神或毀滅”的雙重隱喻,例如《詩經》中“如火烈烈”形容軍威,而《莊子》則用“膏火自煎”警示過度消耗。現代工業領域,《燃燒概論》(清華大學出版社)将燃燒細分為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與不完全燃燒(産生一氧化碳等中間産物)兩種形态。

相關術語包含:

  1. 閃點:液體釋放可燃氣體的最低溫度(參考《化工術語國家标準》)
  2. 陰燃:無明火的緩慢燃燒現象(引自《消防工程學》)
  3. 鍊式反應:自由基引發的持續燃燒機制(源自《物理化學原理》)

網絡擴展解釋

“燃燒”是一個多維度概念,既指自然現象,也可用于抽象表達,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礎科學定義

燃燒是物質與氧化劑(通常為氧氣)發生的放熱化學反應,伴隨發光、發熱現象。需滿足三個條件:

  1. 可燃物(如木材、汽油)
  2. 助燃劑(通常為氧氣)
  3. 達到燃點溫度

化學反應通式為:$$text{燃料} + O_2 rightarrow CO_2 + H_2O + text{能量}$$例如甲烷燃燒:$$CH_4 + 2O_2 rightarrow CO_2 + 2H_2O$$

二、燃燒類型

  1. 完全燃燒:充分氧化,産物為CO₂和H₂O,如燃氣竈藍色火焰
  2. 不完全燃燒:氧氣不足時産生CO或碳顆粒,如蠟燭冒黑煙

三、應用領域

四、文化隱喻

  1. 情感表達:如“燃燒的熱情”形容強烈情感
  2. 文學意象:常象征犧牲、淨化或變革,如郭沫若《鳳凰涅槃》中的浴火重生

五、安全須知

不完全燃燒産生的CO無色無味,能與血紅蛋白結合導緻窒息。建議安裝煙霧報警器,保持通風,如遇火災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撤離。

該過程本質是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導緻能量釋放。理解燃燒原理對能源開發、環境保護(如減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安緩北苑罼罕筆據鈔絶持球饬責出糞倒曹調審敵艦釘耙東風壓倒西風婦幼衛生詭拙古藝害口寒天華鲸機動車嶻嶻讦首迥句九孔針困笃楛死荖濃溪聯邊連戰皆捷吏法漏夕漏子闾姝逆謀迫力仆僮前無古人求知三拳兩腳韶顔燒羊生滾聲諾熟料死硬四月八蒜條太史氏貪忮頹響屯官吐鐵外三關溫然無向現地鄉會試險技斜井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