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揎袖捋臂,伸長頭頸。形容激奮盼望貌。 宋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一書》:“天下學士有志於聖人者,莫不攘袂引領,願受指教,聽教誨。”
“攘袂引領”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出自宋代曾鞏《上歐陽學士第一書》:“天下學士有志于聖人者,莫不攘袂引領,願受指教,聽教誨。”
(描述當時學者們迫切希望得到歐陽修指導的情景。)
“攘袂”象征行動前的準備,“引領”則強化了期盼的迫切性,兩者結合生動刻畫了既渴望行動又焦急等待的心理狀态。
《攘袂引領》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為揮動袖子引領,多用于比喻引導衆人。該詞由5個字組成,分别是攘、袂、引、領,下面來具體介紹一下。
1. 攘:包含了“攵”和“亢”兩個部首,共計10畫。
2. 袂:包含了“衣”和“⺄”兩個部首,共計8畫。
3. 引:包含了“弓”部首,共計4畫。
4. 領:包含了“領”和“頁”兩個部首,共計12畫。
《攘袂引領》一詞來源于《詩經·大雅·闆》“彼君子兮,攘袂而詠。”意為那位君子,揮動袖子而吟詠。在繁體中,攘袂引領的寫法依然是相同的。
在古代漢字中,攘袂引領的寫法與現代寫法相似,因為在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1. 他以自己堅定的信念攘袂引領着團隊向前進。
2. 她揮動袖子,攘袂引領其他人參與了慈善活動。
引領、袖子、揮動、信念、堅定
帶領、引導、領導、主導、操縱
隨從、被引領、跟隨、被操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