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土地政策。《管子·山權數》:“凡貢制中二, 齊 之壤策也。”
“壤策”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指向與土地相關的政策或策略。以下是詳細解釋:
“壤策”由“壤”和“策”組成:
該詞最早見于《管子·山權數》:“凡貢制中二,齊之壤策也。”,意為齊國根據土地政策制定賦稅制度。古代多用于描述農業社會的土地管理措施。
現代語境中,“壤策”可泛指與土地開發、利用相關的政策,例如耕地保護、土地分配等,但實際使用頻率較低,更多以“土地政策”替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管子》等古籍或現代政策研究文獻。
壤策是一個中文詞彙,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壤”和“策”。
“壤”字的部首為“土”,總筆畫數為16劃。它的繁體字為“壤”。
“策”字的部首為“⺮”,總筆畫數為12劃。它的繁體字為“策”。
這個詞的來源于古代漢字的寫法,其中“壤”的古代寫法為“穰”,表示土地或者耕作豐收的意思;而“策”的古代寫法為“筞”,意為計策或策略。
一個例句中可以使用“壤策”這個詞:
他制定了一項有效的壤策,促進了農田的增産。
相關的組詞有:土壤、策略。
與“壤策”相近義的詞語有:耕作、農策。
與“壤策”相反義的詞語有:廢棄、荒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