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屈巵的意思、屈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屈巵的解釋

有曲柄的酒杯。 唐 李賀 《浩歌》:“筝人勸我金屈巵,神血未凝身問誰。”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宰執親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壽》:“禦筵酒盞皆屈巵,如菜盌樣,而有手把子。” 明 陳子龍 《邊風行》:“金饒十部盡胡樂,屈巵舞女酬新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屈巵(qū zhī)是古代漢語中一種特殊的酒器名稱,其含義可從字形、文獻及文化背景三方面解析:

一、字形結構與本義

“屈”通“曲”,指彎曲;“巵”(同“卮”)為古代圓形酒器。《說文解字》釋“巵”為“圜器也,一名觛,所以節飲食”,段玉裁注:“巵有曲柄”,說明“屈巵”特指帶曲柄的酒杯,形制便于持握傾倒。

二、形制與功能特征

  1. 曲柄設計:區别于直筒形卮,屈巵的曲柄結構符合人體工學,傾倒酒液時更省力,見于戰國至漢代墓葬出土的漆木巵實物(如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漆巵)。
  2. 容量象征:《史記·項羽本紀》載“賜之卮酒”,《集解》引應劭注:“卮,飲酒禮器也,受四升”,可見其作為标準量器,兼具禮制功能。

三、文化意涵與典故

屈巵在文學中常隱喻“滿則傾覆”的哲理。《淮南子·原道訓》雲:“巵滿則傾,物盛則衰”,以曲柄巵的物理特性引申處世之道,成為勸誡謙遜的經典意象。唐代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中“濁酒盈屈卮”更賦予其詩意化的愁緒載體。

四、曆史用例考辨

《漢書·高帝紀》載“奉玉卮為太上皇壽”,顔師古注:“卮,飲酒圓器也”,雖未明言“屈巵”,但結合出土的曲柄漆巵(如長沙馬王堆漢墓雲紋漆卮)可佐證其形制普及。宋人《廣韻》明确将“曲巵”列為“卮”的異稱,印證其名物傳承。


權威參考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
  2. 《雲夢睡虎地秦墓》考古報告(文物出版社)
  3.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劉安《淮南子》(諸子集成本)
  5. 班固《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屈巵”一詞,經核查現有文獻及權威資料,未找到明确解釋。以下為可能相關的信息及建議:

  1. 詞形核驗建議

    • 請确認是否為“屈紒”或“屈匄”的誤寫。
    • “屈紒”:古代指曲鬓後垂的發型(),見于《後漢書·東夷傳》。
    • “屈匄”:戰國時期楚國将領,與丹陽之戰相關()。
  2. “巵”字解析
    “巵”同“卮”,讀作zhī,指古代圓形的酒器(如“玉卮”),亦引申為不穩固狀态(如“漏卮”)。若“屈巵”為自創組合詞,可能需結合具體語境解讀。

  3. 後續建議

    • 檢查古籍原文或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進一步考證。
    • 若涉及學術研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專業訓诂學資料。

由于當前資料有限,以上分析僅供參考。建議通過權威文獻庫核實原始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阿耳忒彌斯搬九寶頭兒冰魚伯牛不尴不尬不敢苟同不舍得顫抖璁珩鬥巧宴惡緣惡業藩屬富麗堂皇符識附識改名易姓鸹鹿官本鴻迹紅通通賄賂會論監寐賤物皦鏡狡算家貧親老景龍金宮進善懲惡計日程功機幸吉召劇烈刊大勞績諒宥斂口聊勝一籌靈塔柳體吏員莫夜孽嬖謙洽器分群口铄金如花似朵僧兵說徹搠換碎物筍尖苕溪停履通川讬好遐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