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緻怨恨。《太平廣記》卷一八七引 唐 盧言 《盧氏雜說·兩省》:“愚智生於倏忽,是非變於俄頃。蓋天子無戲言,言之苟失,則取尤天下。”
“取尤”是一個漢語詞彙,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如下:
核心釋義
指因言行不當而招緻怨恨。例如《太平廣記》中記載:“天子無戲言,言之苟失,則取尤天下”,強調言語失誤可能引發衆怒。
延伸理解
部分詞典(如)提到該詞可引申為“挑剔他人過錯,忽視自身錯誤”的貶義用法,但這種解釋在其他權威來源中較少見,可能屬于特定語境下的引申義。
可通過以下來源進一步驗證:
《取尤》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選擇出最好的,超越他人的過失或錯誤”,也可以表示“挑剔,苛求”的意思。
《取尤》這個詞的部首是“又”,總共有7個筆畫。
《取尤》這個詞源于《詩經·大雅·生民之什·贻我》:“曾子曰:‘君子以《取尤》為敗仗,以為過劣,以知己舍,亦可以卑親。”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裡,有一種繁體字,“取”字在右側會多一個“厍”字旁。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字形和現在有一些差異。以《取尤》這個詞為例,古代的寫法是“取”。而今天我們使用的是簡化字,寫作“取”。
1. 他總是對别人的不足進行挑剔,《取尤》成了他的一種習慣。
2. 為了提高業績,公司對員工的工作質量相當《取尤》。
取舍、取向、無可《取尤》
挑剔、吹毛求疵、苛求
寬容、大度、寬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