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彎腰曲膝。《荀子·富國》:“辟之是猶使處女嬰寶珠,佩寶玉,負載黃金而遇 中山 之盜也,雖為之 逢蒙 視,詘要橈膕,君盧屋妾,由将不足以免也。” 楊倞 注:“詘與屈同,要讀為腰。橈,曲也。膕,曲腳……言俯伏畏懼之甚也。”
“诎要桡腘”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釋義
指彎腰曲膝,形容身體蜷縮或屈服順從的姿态,常用于書面語。
字詞解析
來源
出自戰國時期荀子的《荀子·富國》:“诎要桡腘。”原句描述人在困境或畏懼時的卑躬屈膝之态。
語法與感情色彩
注音差異
不同資料對“腘”的注音存在差異,常見讀音為qū yāo ráo guó(如漢典、搜狗百科),少數注為qū yào ráo yù(如國學大師網),建議以權威詞典或《荀子》原注為準。
例句:
《荀子》中以此詞描繪人面對強權時的姿态,如楊倞注:“言俯伏畏懼之甚也。”
近義表達:卑躬屈膝、低首下心。
若需進一步了解《荀子》原文語境或相關注釋,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诎要桡腘》是一個獨特的詞彙組合,其意思是“總結要點”或“摘要”。它是由“诎”、“要”、“桡”和“腘”四個漢字組成。
拆分這個詞彙可以得到以下部首和筆畫:
《诎要桡腘》這個詞彙來源于漢字的組合,每個字都有其獨特的含義和用法,但在這個詞彙中,它們被組合在一起來表示“總結要點”或“摘要”的意思。
《诎要桡腘》這個詞彙的繁體寫法與簡體相同,都是使用相同的四個漢字。
根據研究,古時候漢字《诎要桡腘》的寫法并未出現明顯變化,仍然是使用相同的四個漢字。
以下是一些使用《诎要桡腘》這個詞彙的例句:
《诎要桡腘》這個詞彙本身已經是一個組詞,沒有其他常見的與之組合的詞彙。
與《诎要桡腘》這個詞彙的意思相近的詞彙有:“總結”、“摘要”、“概要”等。
與《诎要桡腘》這個詞彙的意思相反的詞彙有:“詳述”、“詳細”、“完整”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