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磲椀的意思、磲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磲椀的解釋

見“ 磲盌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磲椀是古代文獻中記載的器皿名稱,特指以砗磲為原料制作的碗狀器物。該詞由"砗磲"與"碗"組合而成,其中"砗磲"指海洋軟體動物門砗磲科生物的外殼,其質地瑩潤如玉,《本草綱目》記載其"形似蛤蜊,殼大者作器,白如雪"(《本草綱目·介部》),古人取其殼打磨制成飲食器具或禮器。

在佛教文化中,砗磲位列七寶之一,《妙法蓮華經》将"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珍珠、玫瑰"列為供養佛法的珍寶。唐代盧照鄰《長安古意》詩雲"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鹦鹉杯",其中"鹦鹉杯"即砗磲制作的酒器,可見其在上層社會的使用傳統。

故宮博物院藏明代《天水冰山錄》記載嚴嵩抄家清單中有"砗磲盌十個",印證了此類器物在明清時期的實用價值與收藏價值。現代考古發現證實,漢代南越王墓出土的砗磲制品已采用切割、抛光等成熟工藝,印證了古代工匠對這類材質的加工技藝。

網絡擴展解釋

“磲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本義與字形演變

“磲椀”是“磲盌”的異體寫法,指用砗磲(一種大型海洋貝類外殼)制成的碗。其中:

二、文獻中的使用

該詞多見于古詩文,例如:

  1. 南朝梁蕭統《古樂府·将進酒》提到“宜城溢磲盌”,形容宴飲時用砗磲碗盛酒。
  2. 明代徐柯《白紵詞》中“玉壺磲椀赤璚巵”,描繪了以砗磲碗搭配玉壺的奢華器具。

三、可能的引申含義

部分資料(如)提出“磲椀”可比喻品德高尚但外表平凡的人,但此用法在權威文獻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引申或特定語境下的解讀,需結合具體文本分析。


提示:若需進一步考證比喻義,建議查閱更多古代典籍或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挨藍霸王風月變柑馳跋楚凄代易代杖打問達越大篆典物雕甿湩醴動脈輀輴粉豔副馬高絶高山仰之共模寡酒河魚之疾華潤降附腳迹僥進戢鱗委翼精博救難解危久喪積想絶韋鴡鸠俊風醵飲抗暴匮缺困劇連臂陵署羅紋結角馬陵書樹屏廁請準啓全虬辇绮筵上知十冬臘月衰闇束柴摅憤稅冕四庫全書素修剸理微辨威壯詳慎小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