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屈曲。《漢書·司馬相如傳下》:“駕應龍象輿之蠖略委麗兮,驂赤螭青虬之蚴蟉宛蜒。低卬夭蟜裾以驕驁兮,詘折隆窮蠼以連卷。” 顔師古 注引 張揖 曰:“詘折,曲委也。”
(2).壓抑。 漢 劉向 《說苑·敬慎》:“﹝ 晉文公 ﹞為 狄泉 之盟不親至,信衰義缺,如羅不補,威武詘折不信,則諸侯不朝。”
“诎折”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屈曲
指物體彎曲或姿态蜷縮的狀态。例如《漢書·司馬相如傳下》中描述駕車場景時提到“诎折隆窮蠼以連卷”,顔師古引張揖注解釋為“曲委也”。該義項多用于形容具象的形态,如龍蛇蜿蜒、建築結構等。
壓抑
引申為情感、氣勢等受到壓制。如漢劉向《說苑·敬慎》記載晉文公因失信導緻“威武诎折”,即威嚴被削弱。此用法常見于描述抽象的心理狀态或社會權力關系。
總結
該詞兼具物理形态與抽象情感的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由于現存文獻用例較少,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進一步考證。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引證及網絡釋義,但需注意搜索結果均标注為“極低權威性”,僅供參考。
诎折是一個漢字,意思是指言語、行為不誠實,狡猾欺詐的樣子。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言和斤,共有10個筆畫。诎折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結構基本保持一緻。
在繁體字中,诎折的寫法是詘折,部首和筆畫均相同。
古時候,诎折的寫法也有所變化。其中一種古代寫法為「詘」+「斤」;另一種寫法為「詘」+「訖」。這些寫法雖然有所變異,但都能夠準确表達诎折的意義。
1. 他的诎折手段讓人很難相信他說的話。
2. 面對他的诎折行為,我們要保持警惕,不能輕易被欺騙。
一、以「诎」字為首的組詞:
- 诎言:指不誠實的言辭。
- 诎志:指狡猾欺詐的行為。
- 诎心:指内心不真實,不坦誠。
二、以「折」字為尾的組詞:
- 革折:指喪失希望、灰心喪氣。
- 折本:指賠本做生意。
- 力折:指力氣衰弱,精疲力竭。
近義詞:欺詐、詭計、欺騙。
反義詞:真誠、坦誠、真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