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裙的上端緊束于腰部之處。《南史·齊魚複侯子響傳》:“ 子響 密作啟數紙,藏妃 王氏 裙腰中,具自申明。” 唐 白居易 《和夢遊春詩一百韻》:“裙腰銀線壓,梳掌金筐蹙。”《金6*瓶6*梅詞話》第四一回:“一面叫了 趙裁 來,都裁剪停當,又要一疋黃紗做裙腰貼裡,一色都是 杭州 絹兒。”
(2).比喻狹長的小路。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詩:“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緑裙腰一道斜。” 茅盾 《子夜》五:“不見了嫩綠裙腰詩意的 蘇堤 ,隻有甲蟲樣的汽車卷起一片黃塵。”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裙腰漢語 快速查詢。
“裙腰”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指裙子的腰部位置,即裙子上端緊束于腰部的部分。這一含義在古籍和文學作品中多次出現:
在詩詞中常被用來比喻狹長的小路或自然景觀: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其作為成語的引申義:
提示:若需查看具體詩句或古籍引證,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對應、4)。對于成語的特殊含義,建議結合具體語境使用。
裙腰是一個表示女性裝飾的詞彙,指的是裙子在腰部的位置。
拆分部首和筆畫:
裙:衣字旁(衤)+君字身(君)= 7個筆畫
腰:月字旁(⺆)+衣字身(衤)= 10個筆畫
來源:
裙腰一詞最早出自《詩經·邶風·谷風》:“裙腰其河,言河之狀也”,用來比喻河流的曲折流轉之處。後來逐漸轉變為指代女性裝飾中的腰帶。
繁體:
裙腰的繁體寫法為「裙腰」,與簡體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裙腰的漢字寫法為「裠腰」。
例句:
1. 她的裙腰系着一條精緻的絲帶。
2. 這件裙子的裙腰設計非常别緻。
組詞:
裙裝、腰帶、裙褲、高腰等。
近義詞:
腰身、腰部、腰圍。
反義詞:
下擺、裙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