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rm] 利用熱能使身體變暖
他在壁爐前取暖
亦作“ 取煖 ”。靠近或向着發熱的物體,使身體暖和。 南朝 梁 沉約 《與徐勉書》:“上熱下泠,月增日篤,取煖則煩,加寒必利。” 王西彥 《古屋》第一部一:“﹝黑貓﹞呻吟一般的嗚叫着,然後便奄奄一息地躺在垃圾堆上,曝着初冬的太陽取暖。”
“取暖”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通過物理或心理方式獲取溫暖的行為或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1. 物理層面的含義 指通過外部手段提高身體或環境溫度,常見方式包括:
2. 心理層面的引申義 比喻從他人或事物中獲得情感慰藉:
3. 文化與社會關聯
4. 相關詞彙辨析
示例用法
“山區村民用火盆取暖”“這部電影給了孤獨者心靈取暖的力量”。
取暖是指利用各種方式使人體得到溫暖的行為或過程。取暖的含義分為兩部分,取和暖。取指的是獲取、得到,暖指的是溫暖、溫熱。因此,取暖就是通過獲取相應的溫熱來使人體感到舒適。
取暖的部首是取,共有隻有8畫。在漢字中,部首起到辨識、歸類的作用,取暖的這個字表示此字與獲取相關。而取的拆分部首為又,有4畫。拆分部首指的是将一個字拆分成幾個獨立的部分,以便于構成新的字。
取暖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古文字以象形和指事為主,表示與取暖相關的字早在古代就存在了。在繁體字中,取暖的字形是「取」和「暖」的結合,「取」字由「又」和「耳」共同組成,「暖」字則是由「日」和「午」組成。
古代漢字使用的字形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在古代,取暖的字寫作「取燼」。其中,「取」的字形與現代一樣,而「燼」字由「火」和「今」組成,意味着獲取火焰的溫熱。
1. 寒冷的冬天,人們常常用火爐取暖。
2. 我在毛毯裡蜷縮着,尋找一絲取暖的機會。
3. 孩子們聚集在篝火旁邊,用熱氣球取暖。
1. 溫暖:指溫熱舒適。
2. 取暖設備:用于取暖的工具或設備。
3. 取暖費:為獲取溫暖所需支付的費用。
1. 暖和:溫暖的。
2. 溫煦:溫暖和煦。
3. 和煦:溫和而柔和。
1. 寒冷:指冷冽、寒冷的。
2. 冷卻:使變涼,與取暖相反的過程。
3. 涼爽:微涼、清爽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