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囷府的意思、囷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囷府的解釋

國家庫藏錢糧物資的處所。 漢 劉向 《說苑·至公》:“菽粟币帛,腐於囷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囷府是漢語中一個曆史悠久的複合詞,由“囷”與“府”二字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囷”本義指古代圓形谷倉,《禮記·月令》中“修囷倉”即指糧倉;而“府”在《周禮》中解釋為儲藏文書或財物之所,如“五庫曰府”。兩字合稱“囷府”,特指國家糧倉與財庫的統稱,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國家物資儲備體系。

從詞義演變來看,《辭源》指出該詞最早見于秦漢典籍,如《漢書·食貨志》載“囷府實而知禮節”,強調糧食儲備對社會治理的重要性。唐代以後,“囷府”逐漸擴展為泛指官方倉儲機構,例如《新唐書·百官志》記載戶部下設“掌囷府出入”的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王力古漢語字典》特别區分了“囷”與“倉”的形制差異:圓形為囷,方形為倉。這種建築形制的專稱,使“囷府”成為古代倉儲制度研究的重要術語,常見于經濟史著作中對國家物資管理系統的描述。

網絡擴展解釋

“囷府”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qūn fǔ,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詞義解釋

  1. 基本含義
    “囷府”指國家儲存錢糧、物資的庫藏處所,即古代官方用于集中管理糧食、貨币、布帛等資源的倉庫。

    • “囷”本義為圓形谷倉(《說文解字》稱“廪之圜者”),後引申為積聚、儲藏;
    • “府”指官府儲藏財物的場所(如“府庫”)。
      二者結合後,特指國家層面的物資儲備機構。
  2. 引證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文獻,如劉向《說苑·至公》:“菽粟币帛,腐于囷府。”
    此句描述糧食、貨币等物資在倉庫中積壓腐爛,暗含對資源浪費或管理問題的批判。


使用場景


補充說明

若需更深入的語義演變分析,可查閱專業文獻或曆史語料庫。

别人正在浏覽...

伴伍當槽兒的膽力倒景大姨子登高一呼奠牧刁婦蠹居棊處附驿富子關灸關納鬼頭駭亂撿括蹇曳嘉期赍盜食巾額兢慎矜奇立異九陔舊貨九間朝殿譏嫌絶肮爵邑孔罅快士匡護闌風伏雨牢子力挺陸海空偻垢木夾濃馥虔刀窮泰人言籍籍盛宴難再攝篆食不兼味施令説樂俟俟頽歎外境枉死愁城亡脫萎靃文幌文武班卧酪我丈饷客笑嗤遐修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