诎免的意思、诎免的詳細解釋
诎免的解釋
謂謙卑退讓,屈己下人。 漢 劉向 《說苑·敬慎》:“所亡之地,弗求而自為來,尊寵不武而得之。可謂能詘免變化以緻之。” 向宗魯 校證引 盧文弨 曰:“免,疑‘俛’。”
貶斥罷免。《晉書·何曾傳》:“在官積年,惠澤不加於人。然於考課之限,罪亦不至詘免。”
詞語分解
- 诎的解釋 诎 (詘) ū 彎曲:诘诎(同“诘屈”)。“诎五指而頓之”。 屈服,折服:“公輸盤诎”。 嘴笨:“辯于心而诎于口”。 戛然而止的樣子:“扣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诎然”。 盡,窮:“其兵不诎”。 短縮。
- 免的解釋 免 ǎ 去掉,除掉:免除。免稅。免費。免官。免檢。罷免。豁免。 不被某種事物所涉及:避免。免疫。免不了。在所難免。 不可,不要:閑人免進。 古同“勉”,勉勵。 古同“娩”,分娩。 任 筆畫數:; 部
網絡擴展解釋
“诎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需結合文獻語境分析。該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qū miǎn
- 核心含義:謙卑退讓,屈己下人()。
例如《說苑·敬慎》中記載:“可謂能诎免變化以緻之”,描述通過低調隱忍的态度達成目标。
二、争議與補充
-
文字校勘問題
有學者(如盧文弨)認為,“免”可能是“俛”(通“俯”)的誤寫,因此“诎免”實為“诎俛”,即屈身俯就、主動示弱之意()。
-
引申義:貶斥罷免
在《晉書·何曾傳》中,“诎免”被解釋為貶官或罷免,如“罪亦不至诎免”。但此用法較為罕見,可能是通假或語境特殊用法()。
三、相關擴展
- 成語關聯:如“大直若诎”(剛直者外顯柔順)、“時诎舉赢”(因時制宜)等,均體現“诎”字在古漢語中的靈活性()。
提示:由于該詞生僻且文獻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漢語大詞典》《說文解字》等工具書進一步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诎免》這個詞是一個動詞,意思是“推遲”、“延緩”或“拖延”。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言”部,右邊是“免”部。其中,“言”是象形字,表示“說話”,而“免”是會意字,表示“把手從束縛中解放出來”。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3畫。
《诎免》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可以追溯到《莊子·外篇·人間世》一書中。在現代漢字簡化過程中,這個詞的繁體形式是「詘免」。它的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相似,隻是筆畫的順序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個關于《诎免》的例句:他已經請了好幾次假,再次請假恐怕會被诎免。
與《诎免》相近的組詞包括:延遲、推遲、耽擱等。這些詞語都有類似的意思,即表示将某件事情的發生時間推後或拖延。
與《诎免》相反的詞是:急迫、緊急、迅速等。這些詞語表示某件事情需要立即進行或完成,與拖延相反。
總結而言,詞語《诎免》的意思是推遲或延緩某件事情的發生。它的拆分部首是“言”和“免”,總筆畫數為13畫。這個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并在現代漢字簡化過程中保留了其基本形态。同時,它還可以與一些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對比,以更好地理解其意義和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