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垂諒;特加原諒。 清 恽敬 《答俪笙尚書書》:“然天下必有言 敬 之僭者,謹附繳,惟先生曲諒之。”《老殘遊記》第十七回:“因 剛君 在署,不便親到拜謝,想能曲諒。” 魯迅 《華蓋集續編·古書與白話》:“我們自然應該曲諒這些保守家的苦心,但也不能不憫笑他們這祖傳的成法。”
“曲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曲諒”指以委婉的方式表達諒解或寬容,強調在特定情境下對他人過失的包容。核心含義為“垂諒;特加原諒”。
多用于人際交往中化解矛盾或請求對方理解,常見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例如: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語境中。其情感色彩偏向中性,既可用于真誠的寬容,也可暗含委婉的諷刺(如魯迅用例)。
曲諒是一個漢字詞語,含有多個意思。它的拆分部首是王和言,總共有12個筆畫。
曲諒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是由古代的“分離曲直”和“諒解”兩個詞合并而成。分離曲直表示站立的姿勢,諒解表示理解。所以曲諒的意思有兩個主要解釋:一是指回避正面直面,而采取巧妙或迂回的方式處理問題;二是指對别人的錯誤或争議理解和寬容。
在繁體字中,曲諒的寫法為「曲諒」。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常常有變化,曲諒也不例外。根據史書記載,古時候的曲諒寫作「區項」或「區»項」。這些寫法和現代的曲諒有些許不同,但都包含着曲線和諒解的含義。
下面是一些關于曲諒的例句:
一些以曲諒為組成的詞語有:曲解、曲意、諒解、寬諒等。
與曲諒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曲折、周旋、變通、迂回。
與曲諒意思相反的詞語有:正面、直接、沖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