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觑絕的意思、觑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觑絕的解釋

猶言看了,看罷。 元 宋方壺 《醉花陰·走蘇卿》套曲:“他他他覰絶罷兩淚傾,便有那九江水如何洗得清。”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四折:“覰絶時不由我便怒沖天,今日家喒兩個重相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觑絕”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ù jué,主要用于古代文學語境中,含義為“看了,看罷”,常表示仔細看完後引發情感或動作的延續。以下為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 觑:意為“看、注視”,此處讀作qù。
    • 絕:作助詞使用,表示動作的完成或強調結束狀态,而非字面的“斷絕”。
    • 組合後,“觑絕”即“看完、看罷”,隱含“仔細端詳後作出反應”的意味。
  2. 語境用法
    多出現于元曲或古典戲曲中,表現人物在凝視後産生強烈情感或行動。例如:

    • 元·戴善甫《風光好》:“抹淚揉眵,觑絕時,這君子,其實不是……”()
    • 元·宋方壺《醉花陰·走蘇卿》:“觑絕罷兩淚傾,便有那九江水如何洗得清。”()

近義詞與延伸


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主要用于學術研究或古典文學賞析。如需引用,需結合具體語境,避免歧義。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漢典或相關元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觑絕

觑絕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觀望、窺伺的人得知事不可為、無緣無故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觑由目部和欠部組成,共計10個筆畫;絕由絞絲部和毛冠部組成,共計12個筆畫。

來源

觑絕首見于《左傳》中,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子罕争辯國政事的故事。據傳,子罕公每次相見時,子胥都會從窗子上觀望,看子罕公的表情來判斷事物的可行性。因此,觑絕一詞就意味着觀察結果是不可行的,即事情無法實現。

繁體

觑絕的繁體字為「覷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觑絕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例如,在清朝乾隆年間的《康熙字典》中,「觑」字的寫法為「覷」,而「絕」字的寫法為「絕」。不過,這并未改變詞義。

例句

1. 他是個觑絕之人,從不輕易相信别人的話。

2. 在衆目睽睽之下,他不禁感到一陣觑絕的尴尬。

組詞

組詞:觑見、觑望、觑風察俗。

近義詞

近義詞:窺伺、注視、瞻仰。

反義詞

反義詞:決定、确定、堅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