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悫讷的意思、悫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悫讷的解釋

亦作“慤訥”。謹慎寡言。 明 何景明 《封孺人李氏墓志銘》:“夫人見人,恒惴惴慤訥弗耀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悫讷”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uè nè(注音:ㄑㄩㄝˋ ㄋㄜˋ),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詞義解析

  1. 核心含義
    指“謹慎寡言”,形容為人恭謹、誠實且不擅言辭的性格特征。該詞由“悫”(què)和“讷”(nè)組合而成:

    • 悫:本義為恭謹、誠實、厚道。
    • 讷:指言語遲鈍,不善表達,如《論語》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 用法與語境
    多用于書面語或古典文獻中,描述人的内斂性格。例如明代何景明在《封孺人李氏墓志銘》中寫道:“夫人見人,恒惴惴悫讷弗耀也”,意為李氏待人謹慎寡言,不張揚。


出處與例證


補充說明

此詞屬于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若需更深入的語言學分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悫讷

在現代漢語中,悫讷(què nè)一詞的意思是指人的性格剛直而言辭不隨意、不隨便。它是一個形容詞,常用來形容人的言談舉止沉穩、慎重,不輕易說話、不輕易發表評論。

拆分部首和筆畫

悫(què)字的字形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心部,右邊是去部。心部表示與情感、内心相關的意義,去部表示與動作、移動相關的意義。整個悫字共有12畫。

讷(nè)字的字形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言部,右邊是讠部。言部表示與語言相關的意義,讠部是“讠”的異體字,表示指責的意義。整個讷字共有7畫。

來源和繁體

悫讷一詞元來自于古代文獻《爾雅》,也被用于《說文解字》等古代字書中。在繁體字中,悫寫作「慤」,讷寫作「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悫字的心部寫作「忄」,去部寫作「皃」。讷字的言部寫作「言」,讠部寫作「⿰言口」。

例句

1. 他不屬于那種悫讷的人,總是願意為别人說話。

2. 雖然他年紀輕,但他的悫讷讓人感到他内心很成熟。

組詞

悫讷并不常用于組成其他詞語。

近義詞

近義詞有:慎言、謹慎、慎重、穩重。

反義詞

反義詞有:輕率、魯莽、放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