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榷茗的意思、榷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榷茗的解釋

猶榷茶。 唐 白居易 《昆明春水滿》詩:“ 吳興 山中罷榷茗, 鄱陽 坑裡休封銀。天涯地角無禁利,熙熙同似 昆明 春。”參見“ 榷茶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榷茗”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uè míng,其含義與“榷茶”相同,指古代官府對茶葉實行的專賣、征稅或管制的政策。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榷:本義為專賣、壟斷,引申為官方對特定商品的專營控制。
    • 茗:原指某種茶葉,後泛指茶飲。
    • 合稱“榷茗”即官府通過稅收或專營制度管理茶葉貿易,屬于古代經濟調控手段之一。
  2. 曆史背景
    唐代開始出現榷茶制度,如白居易《昆明春水滿》詩中提到“吳興山中罷榷茗”,反映當時某些地區曾暫停茶葉專賣政策。宋代進一步強化這一制度,通過“榷茶”增加財政收入,并控制茶葉流通。

  3. 相關文獻

    • 典型用例可見于唐代詩歌,如白居易詩句:“吳興山中罷榷茗,鄱陽坑裡休封銀”(《昆明春水滿》),表達對放寬經濟管控的贊許。
    • 宋代《事物紀原》等史料記載了榷茶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按比例征稅或官方壟斷經營。
  4. 補充說明
    “榷茶”政策在不同朝代有所調整,但核心目的是通過控制重要物資(如茶葉)保障國庫收入,同時抑制民間私販。

如需進一步了解榷茶制度的具體演變,可參考《中國通史》等權威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榷茗的意思

《榷茗》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将茶葉按照一定标準進行評價、鑒定、購銷的行為。榷茗一詞源于中國古代,代表着茶葉貿易的活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榷茗》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榷和茗。

榷的部首是木,總共有12個筆畫。

茗的部首是艹,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榷茗一詞最早來源于古代文獻《周禮·春官宗伯·冠義》中。後來,這個詞在詩詞、文人筆記以及茶葉貿易相關文獻中得到了廣泛使用。

在繁體字中,榷茗的寫法為「搉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榷茗的寫法為「榷茗」,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他參加了當地的茶葉榷茗活動,對茶葉的品質有着獨特的鑒賞力。

2. 這家茶葉公司一直以來都以榷茗為主要業務,享有很高的聲譽。

組詞

茶葉榷茗、榷茗評判、榷茗商貿

近義詞

評茗、茶葉鑒定、買茶賣茶

反義詞

茶葉私釀、個人制茶、私下交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