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蔔征的意思、蔔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蔔征的解釋

占卜巡狩之吉兇。古時帝王五年一巡狩,先蔔問吉兇,五年五蔔,都得吉兆才出行。《左傳·襄公十三年》:“先王蔔征五年,而歲習其祥,祥習則行,不習則增,修德而改蔔。” 漢 張衡 《東京賦》:“蔔征考祥,終然允淑。” 南朝 宋 顔延年 《車駕幸京口侍遊蒜山作》詩:“嶽濱有和會,祥習在蔔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蔔征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專指帝王通過占卜決定是否出征或選擇出征吉時的行為。其核心含義如下:

  1. 字義解析

    • 蔔:指占卜,即用龜甲、蓍草等工具預測吉兇。《說文解字》釋為“灼剝龜也,象灸龜之形”。
    • 征:意為遠行、征伐,《爾雅·釋言》注“征,行也”,特指軍事行動。

      二字結合,強調以占卜手段決策軍事行動。

  2. 曆史背景與用法

    蔔征是先秦至漢代重要的禮制儀式。《禮記·曲禮》載:“蔔征五年,歲襲其祥”,指帝王每五年通過占卜決定是否出征,以順應天意。此儀式常見于《左傳》《史記》等典籍,如周武王伐纣前“蔔龜兆不吉”,最終仍堅持出征(《史記·齊太公世家》)。

  3. 文化内涵

    蔔征體現了“天人感應”思想,古人認為戰争勝負受天命影響。《漢書·藝文志》将蔔筮歸為“明堂羲和史蔔之職”,說明其權威性。唐代孔穎達疏解《尚書》時亦強調:“凡征伐,必先蔔以定其吉兇。”

文獻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蔔征”是古代中國與帝王巡狩相關的占卜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帝王在巡狩(視察疆域)前通過占卜預測吉兇的儀式。其核心流程是:每五年進行一次占卜,連續五年均得吉兆後,帝王才會正式出行。

二、曆史背景與流程

  1. 五年五蔔:古制規定帝王五年一巡狩,但需提前連續五年占卜,若某年不吉則暫停,需修德政後重新占卜。
  2. 目的:通過占卜判斷天意,确保巡狩符合“祥瑞”,體現“天命所歸”的統治合法性。

三、文獻記載

四、文化意義

該詞反映了古代“天人感應”思想,将政治活動與占卜結合,強調帝王行為需順應天意。現代語境中,該詞已不常用,多見于研究古代禮制或文獻解讀。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占卜方式或曆史案例,可查閱《左傳》《東京賦》原文及相關禮制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阿炳百孔千創保極巴渝背槽抛糞伯氏操兌锸工瘡疵鋤誅當東倒側颠飲釣星斷腸猿度化遁母餓夫貳正幹嘉學派高射炮刮語燒書鼓湍後賢化道皇枝葭蕟簡調健鬥見法鯨吞軍郵款笃魁實浪舌老着臉皮兩龔麻酥糖蒙得維的亞名不徒顯弭忘覓誘拟合湓口蜣蜋清風朗月栖神沙霾麝粉詩壘塾師碳循環童牛角馬投腦酒梧鼠技窮五星聚巷議街談閑豔小娘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