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卻老的意思、卻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卻老的解釋

亦作“卻老”。1.謂避免衰老。《史記·孝武本紀》:“是時而 李少君 亦以祠竈、穀道、卻老方見上,上尊之。” 漢 桓譚 《新論·形神》:“言 老子 用恬惔養性,緻壽數百歲。今行其道,寧能延年卻老乎?” 唐 包佶 《近獲風痺之疾題寄所懷》詩:“無醫能卻老,有變是遊魂。” 宋 範成大 《紫荷車》詩:“根有卻老藥,鱗皺友松苓。”

(2).枸杞的别名。 晉 葛洪 《抱樸子·仙藥》:“象柴,一名純盧是也,或雲仙人杖,或雲西王母杖,或名天精,或名卻老,或名地骨,或名苟杞也。”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枸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對"卻老"一詞的解釋包含兩層核心含義:一指延緩衰老的養生方法,二指避讓老者以示尊重的禮儀。該詞最早見于《史記·孝武本紀》"是時而李少君亦以祠竈、谷道、卻老方見上",其中"卻老方"即指道家延年之術。

詞源學角度分析,"卻"字本義為退卻、避讓,《說文解字》釋作"節欲也",引申為拒絕、推辭之意;"老"字甲骨文象拄杖老人形,本指年長者。二字組合構成動賓結構,既含主動規避衰老之義,亦存禮敬長者的倫理維度。

在具體使用中,"卻老"常見于三類語境:一是道家典籍如《抱樸子》記載的導引術和丹方,二是醫書《黃帝内經》所述的養生之道,三是《禮記》中"六十不制事,七十不與賓客"的敬老儀軌。現代漢語中多保留其延緩衰老的引申義,常見于中醫藥文獻和養生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

“卻老”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根據古籍文獻和權威詞典解釋綜合整理:

  1. 避免衰老,延年益壽
    該義項最早見于《史記·孝武本紀》,記載李少君以“卻老方”進獻漢武帝,指通過養生或方術延緩衰老的秘法。後世如桓譚《新論》提到“延年卻老”,嵇康《答向子期養生論》中也有類似用法。這一含義強調通過調理達到長生或保持年輕狀态。

  2. 枸杞的别名
    晉代葛洪《抱樸子》将枸杞列為仙藥,記載其别名“卻老”,李時珍《本草綱目》也沿用此稱。古人認為枸杞有滋補抗衰功效,故得此名。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古典文獻中多取前兩種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巴兒彭彭半恰保險公司邊令逼綽鼈鳥賓倅屏斥嬖奴蟾輪忏摩侈大酬庸楚房辏遇儋石大象棋甸徒調離丁庸躲子發遣風文複寫宮館古代英雄的石像後繼無人豢養椒第街面兒上揪結舊生開扶連璅裡婦盧獦履舄交錯溟壑木柹年芳昵附排門迫彊瓊珶氣緯确乎镕鍊審判廳設疑十六字令水濆桃湯頭陀行敦瓜頹毀晚邏銜鋒鹹陽孝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