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榷課的意思、榷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榷課的解釋

國家專利稅。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畿輔·建酒樓》:“ 洪武 二十七年,上以海内太平,思與民偕樂,命工部建十酒樓於 江東門 外……而五樓則專以處侑酒歌妓者,蓋倣 宋 世故事,但不設官醖,以收榷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榷課(què kè)是漢語中的一個曆史經濟術語,特指中國古代政府對特定商品實行專賣制度并征收的專稅。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兩方面:

  1. 專賣壟斷(“榷”)

    “榷”本義為獨木橋,引申為官府獨占經營。曆史上主要指對鹽、鐵、酒、茶等大宗商品實行國家專營,禁止民間私售。例如《漢書·武帝紀》載“初榷酒酤”,即由政府壟斷酒類産銷。

  2. 專項稅收(“課”)

    “課”指國家征收的賦稅。“榷課”合稱強調通過專賣制度獲取的財政收入。如明代《萬曆會計錄》記載各地“鹽榷課銀”數額,即鹽業專賣稅收。


引用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定義“榷”為“專賣;專利”,并引《史記·平準書》說明漢武帝時期鹽鐵官營制度。
  2. 《辭源》(商務印書館):指出“榷課”是“國家專利稅”,以宋代茶鹽專賣為例證。
  3. 《明史·食貨志》:記載“榷課”為明代財政重要來源,如“歲入榷課銀百萬兩”。
  4. 《中國財政通史》(陳明光著):分析漢代至清代“榷課”制度演變及其經濟影響。

網絡擴展解釋

“榷課”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指國家通過專賣制度征收的專利稅,常見于鹽、鐵、酒等特定商品的壟斷經營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榷”的含義

    • 本義為“獨木橋”,引申為專賣、壟斷,如“榷茶”“榷稅”。
    • 也包含“商讨”之意(如“商榷”),但在“榷課”中主要指國家專營。
  2. “課”的含義

    • 原指賦稅或征收,如“課稅”。
  3. 組合意義
    “榷課”即國家通過控制特定商品的生産和銷售,征收的壟斷性稅收,屬于古代財政制度的一部分。


曆史背景與用例


補充說明


參考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版章弁辰匾窄陳登科捶考詞窮理極賜田大僚大嬸地壘風力跗蹋改過從善還衡好來寶河鲀闳巨華绮矯情飾詐羁獨解酩京學近郊窠絲糖匡導連鷄離島烈火真金流霰龍亢鸾帳菉豆蔑如拿樁匹馬一麾僻野喬軀老七典切直清名龜茲闆秋怨人外容華三汛少習鲨浔生子誓檝市門書禀順從夙舊宿肉台坐天眼拖布校騎哓咋亵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