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職的意思、部職的詳細解釋
部職的解釋
所主管的職分。《周禮·夏官·大司馬》“以辨軍之夜事” 漢 鄭玄 注:“夜事,戒夜守之事,草止者,慎於夜,於是主别其部職。” 賈公彥 疏:“分别其當部當職,不與外交雜也。”
詞語分解
- 部的解釋 部 ù 全體中的一份:部分(“分”讀輕聲)。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 機關企業按業務範圍分設的單位:*********。編輯部。部隊(軍隊)。 具有統屬關系: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将。部屬。部首
- 職的解釋 職 (職) í 管理某種事務,分(坣 )内應做的事:職業。職務。職守。職權。天職。盡職。 執行事務所處的一定地位:職工。職位。職員。職稱。以身殉職。 舊時公文用語,下屬對上司的自稱:卑職。職當奉命。
網絡擴展解釋
“部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所主管的職分”,強調職責的明确劃分與分工。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詞義
- 部:指部門、單位或軍隊中的組織單元(如《周禮》中的軍事編制)。
- 職:指職責、職務。
- 部職:合指特定部門或職位所負責的職責範圍,常見于古代文獻,尤其是軍事或行政管理的語境中。
2.出處與經典引用
- 源自《周禮·夏官·大司馬》的注釋。漢代鄭玄解釋“辨軍之夜事”時提到:“主别其部職”,即軍隊在夜間需明确各部門的職責分工,避免混亂。
- 唐代賈公彥進一步疏解:“分别其當部當職,不與外交雜也”,強調職責的專屬性與獨立性。
3.用法與語境
- 古代用法:多用于軍事或行政文書,如“部等奉命”表示下屬對上級的自稱。
- 現代延伸:可引申為現代管理中“各司其職”的概念,但需注意其古典色彩較濃,日常使用較少。
4.相關近義詞
- 各司其職:各部門或個人明确自身職責(現代常用)。
- 分職:職責劃分(古語)。
“部職”強調職責的明确性與專屬性,常見于古代文獻,尤其軍事管理場景。若需現代語境表達類似含義,建議使用“各司其職”等更通用的說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部職(bù zhí)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為“部”和“職”兩個字。其中,“部”是四筆部首之一,表示部門;“職”是六筆部首之一,表示職務。
“部職”來源于古代文獻,最早見于《左傳·宣公十年》:“舍我其誰羅!以寶瓶禮王,王亦能世世是小人,何若乎公?入司馬氏乎?入禦史氏乎?入卿大夫之職乎?入有司乎?仲尼曰:‘隱居而無事,執政而儉飽,足矣!’以寶瓶禮王,吾不受也。”
“部職”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部職」。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古代寫“部”時是以“邑”為其形狀,表示集合之意;而寫“職”則使用“耳”和“又”兩個部首,表示耳目聰明與手的動作。
以下是一些關于“部職”的例句:
1. 部職分工明确,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2. 她在公司擔任重要的部職,負責人力資源管理。
3. 學校的各個部職合作緊密,保證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與“部職”相關的詞語有:
1. 部門:表示一個組織或機構的各個分支或部分。
2. 職務:指在組織或機構中擔任的具體崗位或工作。
3. 任職:表示擔任某個職務的意思。
與“部職”意思相反的詞語是“無職”,表示沒有職務或事業上無所事事。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