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權子母的意思、權子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權子母的解釋

《國語·周語下》:“古者,天災降戾,於是乎量資币,權輕重,以振救民。民患輕,則為作重币以行之,於是乎有母權子而行,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則多作輕而行之,亦不廢重,於是乎有子權母而行,小大利之。”謂國家鑄錢,以重币為母,輕币為子,權其輕重而使行,有利于民。後遂稱以資本經營或借貸生息為“權子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羅刹海市》:“父衰老,罷賈而居,謂生曰:‘數卷書,饑不可煑,寒不可衣。吾兒可仍繼父賈。’ 馬 由是稍稍權子母。” 清 薛福成 《創開中國鐵路議》:“其饒于財者,可以廣買股分,坐權子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權子母”是一個源自古代貨币制度的術語,後引申為經濟活動的代稱,具體含義如下:

一、詞源與基本概念

該詞最早出自《國語·周語下》,記載周朝應對天災時通過調節貨币重量的經濟政策:

二、引申含義

後世将這一概念擴展為資本運作模式:

  1. 借貸生息:通過資金借貸獲取利息收益
  2. 商業經營:利用本金進行貿易或投資獲利 如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羅刹海市》中,父親勸子繼承經商時提到“權子母”,即指資本經營。

三、文化影響

該詞反映了中國古代貨币調控智慧,成為文學作品中表達經濟活動的典故,體現了“輕重權衡”的經濟思想在傳統文化中的延續。

(注:完整原始文獻可參考《國語》及《聊齋志異》相關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權子母

《權子母》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三個字組成。“權”是第一個字,拆分部首是“木”,筆畫數為九;“子”是第二個字,拆分部首是“子”,筆畫數為三;“母”是最後一個字,拆分部首是“毋”,筆畫數為五。

來源

《權子母》一詞源自《詩經·小雅·車舝》,其中有一句“權子母,赤松乎。”這句詩意味着将權杖看作是子母的象征,意味着權力和母性的結合。

繁體

在繁體字中,權子母的寫法為「權子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曾有多種寫法。關于《權子母》這個詞,其古時候的漢字寫法為「權子母」。

例句

1. 這個國家的政府要維護人民的權子母,确保他們的權益得到保障。

2. 她是我最親密的權子母,我對她的意見非常重視。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權力、權威、母親、子女。

近義詞:權力、權威、權柄、權勢。

反義詞:無權、不當權、無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