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entire body]∶整個身體
全體炙之
(2) [all;entire;whole]∶指事物的全部
全體工作人員
全體演員
(3) [whole person]∶指某一集體中的全部人員
影響全體
(1).指整個身體。《釋名·釋飲食》:“貊炙,全體炙之,各自以刀割,出於胡貊之為也。”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天上人》:“予亦曾見三人,一人全體,二半坐雲。”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這也是生活》:“他從此就站不起來,送回家裡,躺着,不想飲食,不想動彈,不想言語,請了耶稣教堂的醫生來看,說是全體什麼病也沒有。”
(2).指事物的全部。 宋 劉克莊 《郊行》詩:“山晴全體出,樹老半身枯。” 明 宋濂 《日本瑞龍山重建轉6*法6*輪藏禅寺記》詩:“有悟片言間,全體即呈露。”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一:“生字查明了,再全體通讀,仍有許多莫明其妙的地方。”
(3).指某一集體中的全部人員。 丁玲 《韋護》第二章:“他知道,關于這一層,她始終很難邀得大部分,幾乎是全體人的諒解。”
(4).比喻完美的全面的。 魯迅 《集外集拾遺·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他是一個全體,永遠的革命者。”
(5).見“ 全體學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全體漢語 快速查詢。
全體(quán tǐ)作為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特定範圍内的全部個體或組成部分構成的整體。根據權威漢語詞典釋義,其詳細解釋如下:
指由多個個體或部分構成的完整集合,強調“無一遺漏”的整體性。
示例:全體成員、全體公民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9年,第1082頁。
總括範圍
表示某一群體中所有成員的總和,如“全體師生共同參與”。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21年,第12卷,第356頁。
事物的全部組成部分
用于描述對象的完整構成,如“建築物的全體結構”。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2年,第1057頁。
多用于正式語境,如法律條文(“全體人民”)、組織決策(“全體通過”)、學術描述(“樣本全體”)等,體現權威性與包容性。
參考文獻
“全體”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常見解釋:
1. 數學領域 指某個集合中所有元素的整體,例如:
2. 日常用語 表示“全部成員”或“整體範圍”,如:
3. 哲學與邏輯 強調不可分割的整體性,如“全體大于部分之和”體現系統論思想。
4. 法律與制度 特指特定群體在法律上的共同身份,例如:
提示:若您有具體語境(如法律條文、數學定義或特定文本),補充說明後可獲得更精準的解釋。
半封建避諱步爵宸算湊韻寸山吊襚抵牙兒鬥斛之祿隊副法藍方天戟飛乙告殂觀貌察色鼓箭耗射橫草不拈,豎草不動懷珠韫玉黃姜姜慌神警逴晶晶經綸進退中度劇寇懇托玲琅磷蝦柳腰花态賣服謀首喃喃自語難折徘徊花鵬抟骈進戗脊寝端全相人情恟恟瑞應泉撒漫穑人阇梨生别聖鳥審慮收看殊趣四方八面思力貪滑撻辱為仁不富鹹繩閑章小鬟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