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畎畝 ”。 明 何景明 《祭亡兄東昌公文》:“吾家自始祖有籍,世服畎畆。”
“畎畆”是“畎畝”的異體寫法,其中“畆”為“畝”的異體字,兩者含義相同,均指代農田或農耕環境。
字詞分解:
合義: “畎畝”連用,字面指田間的溝壟,代指農耕環境。例如《孟子·告子下》提到舜發于畎畝之中,意為舜從農耕生活中崛起,引申為民間或底層。
引申含義:
現代使用: 該詞現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語境,口語中較少見。需注意其異體字變體(如“畆”),避免與“畦”“町”等相近字混淆。
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用例,建議查閱《說文解字》《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
《畎畆》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土地或田地的大小和範圍。它的意思是田間地頭或塊田地。
《畎畆》的左邊部首是田字旁,右邊的部首是林字旁。
它的總筆畫數是11畫,其中,䒑部4畫,豎折2畫,田部4畫,小丁丄2畫。
《畎畆》最早出現在《爾雅》這本古代漢語字典中,成為古代漢字之一。在繁體中,寫作「畓曲」。
在古漢字寫法中,「畎」字與現代寫法類似,隻是略有不同,多用于田地劃分。而「畆」字在古代寫法中,首先寫「一」,然後像「火」字旁加一橫寫下,再在下方加一豎,表達田地拓寬與加大的意思。
1. 這塊田地很肥沃,是一個好畎畆。
2. 農民們辛勤耕種着自己的畎畆。
3. 那個農民有一塊寬廣的畎畆,收獲了許多莊稼。
組詞:畎草、畎田、畎畝
近義詞:地塊、田畝、田地
反義詞:畝地、宅基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