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ole amount] 全部[可以計數的東西];徹底
錢款全數付訖
(1).舊稱“十”是“全數”。 明 李贽 《卓吾論略》:“居士( 李卓吾 )生 大明 嘉靖 丁亥之歲,時維陽月,得全數焉。”此指十月。
(2).指全部(可以計數的人或物)。 魯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因為要開同級會,幹事便在黑闆上寫廣告,末一句是‘請全數到會,勿漏為要’。”
“全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全部的數量”或“完整的數目”,強調沒有遺漏或缺失。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使用語境
近義詞與反義詞
語法特點
注意事項
該詞通過強調“完整性”傳遞信息,適用于需明确表達無遺漏的場景。
《全數》是一個詞語,表示全部、整體的意思。它可以用來形容某事物全部的狀态或數量。
《全數》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分别是“兒”和“目”。根據康熙字典的統計,它的總筆畫數為19。
《全數》在現代漢語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易經》中的“上下無常,不為全數”這句話。後來逐漸演變成表示全部、整體的概念。
《全數》的繁體字為「全數」。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可以看到《全數》以「全數」的形式出現。這種寫法更加接近于繁體字的形式。
1. 他把全部的報酬全數捐獻給了慈善機構。
2. 這份文件需要全數籤字,并在今天之前提交。
全然、全面、全局、全力、全盤、全力以赴。
全部、整體、全面。
部分、局部、不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