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權力職責。《後漢書·陳忠傳》:“常侍 江京 、 李閏 等皆為列侯,共秉權任。” 宋 沉括 《夢溪筆談·人事一》:“後 諤 稍稍進用,數年間為集賢校理,直舍人院,檢正中書五房公事,判司農寺,皆要官。權任漸重。無何,坐事奪數官。”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一·屢兼二品正卿》:“又以太宰正兼大司馬者一次,皆身綰二綬,各領事寄,極古今權任之重,一身當之。”
(2).暫且擔任。 唐 李靖 《李衛公問對》卷上:“吏卒無常者,言将臣權任,無久職也;亂軍引勝者,言己自潰敗,非敵勝也。”
“權任”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指與職位相關的權力和職責,常見于古代官場語境。例如:
表示臨時性職務代理,常見于軍事或特殊時期的職位安排。例如: 唐代李靖《李衛公問對》中“将臣權任,無久職也”,說明将領臨時任職的特點。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其構詞方式體現了漢語中“權”(權力)與“任”(職責)的辯證關系,反映了古代官職制度中權力與責任的統一性。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後漢書》《夢溪筆談》等古籍用例及現代詞典釋義,如需完整例句可查閱相關古籍原文。
《權任》是一個古漢語詞語,常用作名詞。該詞有權力、職權、任務、責任等含義。下面将對《權任》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進行介紹。
《權任》的拆分部首為木,表示與木相關的意義,如權力、職權等。筆畫為12畫。
《權任》這個詞來源于古漢語,是漢字文化的産物之一。它的形成與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的官員職權和責任有關。
《權任》的繁體字為「權任」。
在古代,「權任」通常寫作「權任」。在隸書、篆書等古代字體中,「權」的形狀更加簡潔,「任」的筆畫較多。
1. 擔任公職是一種巨大的權任。
2. 權任在手,責任在肩。
1. 權力:指人或機構可以行使的決策、管理和控制的能力。
2. 職權:指特定工作場所中的權力和責任。
3. 任務:指工作中被委派或分配的責任或工作。
1. 職責:指根據職位或身份所擔負的義務和責任。
2. 責任:指應盡的義務或擔負的義務。
1. 權利:指個人或集體依法行使或享受的合法權益。
2. 自由:指人不受限制或約束而具有的行動和選擇的能力。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了解了《權任》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