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monish;expostulate] 勉勵告誡
勸戒友人使勿犯嚴重錯誤
亦作“ 勸誡 ”。1.勉勵告戒。《漢書·古今人表序》:“歸乎顯善昭惡,勸戒後人。” 晉 範甯 《<春秋穀梁傳>序》:“舉得失以彰黜陟,明成敗以著勸誡。”《舊唐書·皇甫鎛傳》:“猶賴臣等每加勸誡,或為奏論,庶事之中,抑令通濟。”
(2).謂勸導,教育。 王西彥 《隔膜》:“他勸戒孩子要勤勞和氣,不可妄使性子。”
“勸戒”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勸”和“戒”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是通過言語或道理使人認識到錯誤或潛在的危險,從而引導其改正行為或避免過失。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學研究的詳細解釋:
一、 基本釋義 “勸戒”指用道理說服人,使其警惕、改正錯誤或不良行為,避免重蹈覆轍。它包含勸導(積極引導向善)和告誡(警示錯誤危害)兩層相輔相成的意思。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二、 字源與結構解析
來源:王力《古代漢語》;《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
三、 用法與語境 “勸戒”常用于以下場景:
其語氣通常懇切、嚴肅,目的是促人向善、防患未然。
來源: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四、 經典文獻例證 “勸戒”思想源遠流長,常見于古籍: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論語》《資治通鑒》。
五、 近義詞辨析
“勸戒”更綜合,兼具引導與警示。
來源:《現代漢語同義詞詞典》,商務印書館。
“勸戒”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quàn jiè,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來源信息解釋如下:
“勸戒”由“勸”(勸告、規勸)和“戒”(警戒、戒備)組成,指通過勸告和警示使人改正錯誤、避免危險,并警惕未來。例如:在家人的勸戒下,他終于投案自首。
規勸與告誡
通過語言或行動引導他人認識到錯誤,并提醒防範潛在風險。例如《漢書》中提到“勸戒後人”,即通過曆史案例警示後人。
教育與引導
不僅限于批評,也包含勉勵和正向引導。如《文心雕龍》中“舉得失以表黜陟”,即通過總結成敗來達到教育目的。
近義詞
如“勸誡”“勸阻”,區别在于“勸戒”更強調警示與改正,而“勸阻”側重阻止某種行為。
如需完整釋義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漢書》《文心雕龍》等文獻。
八股弁目波駭雲屬長墟處分權璀粲戴南帶圍大去定道返老肥珠子封禅書馮唐易老風言影語芙蓉帳阜滋高狩格言果遂痕路懷挾讙咲江南好解疑釋惑機警具告句號懇愊跨欄來得個拉拉隊滿堂紅民黎偏諱七陵慶喜清語绮宴全挂子三冬獅吼雙頭花說梅止渴儵魚湯餅踏踏天緣鐵窨町畽桐人投曉退押屯萃衛侍蓊薆鋈銑烏蠋遐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