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運已終。謂國亡。 金 張玮 等《大金集禮·追加谥號上·天會三年奉上太祖谥號》:“頃者, 有遼 訖運,昏主承家,狎侮太平,荒迷多罪。” 明 唐龍 《忠文公像贊跋》:“會胡 元 訖運,殘孽 梁王者 ,負 滇 以阻聲教。”
“訖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訖運”指“天運已終”,即天命或國運終結,常用來形容國家滅亡或朝代更疊。
“會胡元訖運,殘孽梁王者,負滇以阻聲教。”(明·唐龍)
該詞具有特定曆史背景,日常交流中建議結合上下文謹慎使用,避免歧義。
訖運是一個成語,意為結束或終結運動或運行。它源于古時候,描述了一種運動或運行到達終點的狀态。
訖運的拆分部首為讠和走,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訖運最早出現在《史記·齊太公世家》這本古書中,描述了齊國公族優于其他部落的地位。後來,它成為一個形容詞,用于描述運動或運行到達終點的狀态。
訖運的繁體字為「訖運」。
在古時候,訖運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訖運的寫法為「訖運」。
1. 這場比賽已經訖運,我們終于獲得了勝利。
2.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我們的目标已經訖運。
訖運常用的組詞有:
1. 訖運之志:終結運動的傾向或決心。
2. 訖運一場:結束一段運動或比賽。
訖運的近義詞包括:
1. 結束運行
2. 停止運動
3. 終結行進
訖運的反義詞包括:
1. 開始運行
2. 啟動運動
3. 開始行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