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并駕。謂前進的速度相同。《詩·小雅·車攻》“我馬既同” 毛 傳:“田獵齊足,尚疾也。”《漢書·揚雄傳上》:“騁驊騮以曲囏兮,驢騾連蹇而齊足。” 顔師古 注:“言使駿馬馳騖於屈曲艱阻之中,則與驢騾齊足也。”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鹹以自騁驥騄於千裡,仰齊足而并馳。”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貝子急上馬,萬騎齊足,頃刻至隘口。”
“齊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與“齊頭并進”“同心協力”等詞義相近,但“齊足”更強調行動節奏的統一性,而非單純的結果同步。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漢書》《典論·論文》等文獻,或查閱、的詳細釋義來源。
齊足是一個漢字詞語,由2個漢字組成。齊(qí)是意為整齊、一緻的意思,足(zú)是指腳,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兩隻腳平齊、一樣長。
齊的拆分部首是齊部,它的筆畫數是6。足的拆分部首是足部,它的筆畫數是7。
齊足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論語·學而》:“凡齊如者,則何以知之?”。繁體字為齊足。
在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齊足的書寫方式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它仍然保持着類似的形狀和結構。
1. 運動員們在訓練中要注意齊足的動作,保持平衡。
2. 老師要求學生們站得齊足,不要亂晃。
齊步、齊心協力、齊聲、齊齊整整、齊整等。
左右一緻、平齊、對稱。
不勻稱、歪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