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樂理以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為七音。《左傳·昭公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 陸德明 釋文:“七音: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也。”
(2).等韻之學,以唇音、舌音、牙音、齒音、喉音、半舌音、半齒音七種發音為七音。《通志·總序》:“天籟之本,自成經緯,縱有四聲以成經,橫有七音以成緯。” 明 宋濂 《<洪武正韻>序》:“人之生也則有聲,聲出而七音具焉。所謂七音者,牙、舌、唇、齒、喉及舌、齒各半是也。”參閱《通志·七音略》。
“七音”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術語,主要分以下兩類解釋:
以上内容綜合自權威詞典及音韻學文獻。如需進一步研究,可查閱《通志·七音略》或《左傳》相關章節。
《七音》是一個漢語詞彙,它是由兩個字組成的,分别是“七”和“音”。
“七”表示數字7,而“音”則代表着聲音、音樂或聲響。
因此,《七音》可以理解為“音樂中的第七個音符”或是“聲音的第七種表達形式”。
《七音》的部首是“勹”,它屬于漢字的35個部首之一。
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由一筆構成的,它也是一個單筆畫。
《七音》這個詞的來源和繁體字并不多見。傳統漢字中沒有類似的字形,因此通常都以簡體字形式表示。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七音》這個詞并沒有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
1. 他彈奏鋼琴時,每個七音都充滿了激情。
2. 在這首歌中,七音的旋律讓人陶醉。
3. 學會基本的七音是學習音樂的第一步。
組詞:七聲、音樂、音符、七弦、七個音階。
近義詞:第七個音、第七個聲音。
反義詞:無音、無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