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勖的意思、期勖的詳細解釋
期勖的解釋
寄希望、勉勵。 清 曾國藩 《複彭麗生書》:“頃又蒙手書,所以期勖故人,甚篤且勤。”
詞語分解
- 期的解釋 期 ī 規定的時間,或一段時間:定期。限期。期限。學期。 量詞,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期。 盼望,希望:期望。期冀。期盼。期待。 限度:“征斂無期求索無度”。 必,決定:“期死,非勇也”。 〔
- 勖的解釋 勖 ù 古同勉勵:勖勉。 筆畫數:; 部首:力;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期勖”是由“期”與“勖”組成的複合詞,屬漢語書面用語。從詞義構成來看:
- “期”本義為約定時間,引申為期望、期盼,如《詩經·衛風·氓》中“秋以為期”即含約定之意;
- “勖”表示勉勵、鼓勵,《說文解字》釋為“勉也”,如《詩經·邶風》有“以勖寡人”的用例;
- 複合詞義指既包含期望又帶有勉勵的雙重含義,多用于師長對晚輩或上級對下屬的激勵性表述,如清代曾國藩家書中“望汝期勖不怠”即含此意。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曆史文獻與學術語境,其權威釋義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撰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勖”字條目下的關聯詞項。
網絡擴展解釋
“期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析:
拼音與結構
- 拼音:qī xù()
- 構成:由“期”(期待、約定)和“勖”(勉勵)組合而成,意為“期待并勉勵”。
詞義解釋
-
基本含義
指對某人寄予期望并給予鼓勵,常見于書面語或正式語境。例如曾國藩在書信中曾用“期勖故人”表達對友人的勉勵。
-
延伸内涵
- 期待:表達對未來的希望;
- 激勵:通過言語或行動促使人進步。
曆史淵源
- 起源:最早見于《漢書·藝文志》中的“勖如期月”,後簡化為“期勖”,比喻期待與勉勵的深度如同對月亮的期盼。
用法與例句
- 典型用法: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作品中,如:“期勖後學”(勉勵後輩)、“期勖同仁”(鼓勵同僚)。
- 古籍實例:清代曾國藩《複彭麗生書》中“所以期勖故人,甚篤且勤”。
近義詞與關聯詞
注意事項
- 讀音:“勖”不讀作mào,正确讀音為xù;
- 適用場景:適合書面表達,口語中較少使用。
如需更詳細古籍例證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漢語大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背街比落擯絕不由分說剗草除根查無實據跐蹬醋性黛墨吊樓調豫帝阙阏與非複廣解國聞很愎儉腹較勝冀北空群金钗換酒京蚨緊忙集束舉首加額蘭薰桂馥老殘遊記勞勳鳴鑼開道鳴絲墨試木鳳銜書木頭底兒納言士拍賣盤腿飄焉貧農僑鄉凄風冷雨秋信熱切熱土蛇年使客矢魚死球搜奇抉怪饕淫天理昭彰通曆推藉緯繣五親六眷籼稻嫺淑險夷險種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