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力遒勁的文章。 宋 宋祁 《李中令挽詞》之一:“結婚榮外館,謀帥得中軍。盛集追園蓋,遒章託 隴 雲。”
“遒章”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文章或書法作品的文采與氣勢。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遒章”指筆力遒勁、文采出衆的文章或書法作品,強調雄渾有力的藝術風格。該詞常用于文學或書法評論中,形容作品既有氣勢又不失精妙。
適用于文學、書法領域,例如:
若需進一步探究不同來源的差異,可參考(《論語》關聯)或(宋代詩文用例)。
《遒章》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文章内容充實豐富、意境深邃,表達準确、思想精深。
《遒章》是由部首「辵」和「章」組成。部首「辵」表示走路,「章」是一個表示文章、詩篇的意義。
「辵」的筆畫數為3,「章」的筆畫數為11。
《遒章》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丘中》篇中,原意表示文章的結構工整,後來引申為文章内容的豐富。
《遒章》的繁體字為「遒章」。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遒章」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意義相似。
1. 他的文章通順準确,讀起來真是遒章之作。
2. 這篇詩的意境深邃,字句間的運用非常遒章。
3. 這位作家的作品富有哲理和情感,被譽為遒章之作。
1. 遒勁:表示氣勢雄勇、威嚴凜然。
2. 章句:表示文章或文字中的各個部分。
3. 遒行:表示走路堅定有力、步态穩健。
1. 文采:表示文章或文字表達的優美和才華。
2. 線條:表示描繪出來的形象或文字優美熟練。
1. 簡陋:表示簡單粗糙、内容貧乏。
2. 粗糙:表示粗糙不精細、語言不流暢。
3. 散漫:表示内容雜亂無章、不連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