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官名。 春秋 時 齊 置,掌魚鹽之利。《左傳·昭公二十年》:“海之鹽蜃,祈望守之。” 孔穎達 疏:“海是水之大神,有時祈望祭之,因以祈望為主海之官也。”
(2).希望;期待。 宋 蘇舜欽 《啟事上奉甯軍陳侍郎》:“雖裘葛不完,糲糠幾廢,亦未嘗造謁有位,祈望恩奬。” 明 唐順之 《請皇太子受朝疏》:“臣愚不勝惓惓祈望之至。”
“祈望”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和用法:
提示: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古籍引用,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左傳》等文獻。
祈望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希望、期望。它表達了人們對于未來的期待和希望,常用于表達對某個願望或理想的期待與祈求。
祈望這個詞的部首是示部(礻),它是一個漢字的構造部分,可表示祭祀、宗教、神靈等相關含義。
祈望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0畫,它的構造由示部和望部組成,構造較為簡單。
祈望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追溯,但在古代已經有使用。現代漢字中,“望”字是對方向、願望或期望的表示,“祈”則表示向神明祈求或祝福。因此,通過合并這兩個字,形成了祈望這個詞。
在繁體字中,祈望的寫法是「祈望」,字形更複雜一些,比簡體字的寫法要多一些筆畫。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祈望這個詞是以“祈冊望”三個字組成的。其中,“祈”字寫法基本保持不變,“冊”字則指代文書或表格,“望”字寫作“妄”,表示期望、希望的含義。
1. 我誠心祈望世界和平。
2. 他祈望能夠順利通過考試。
3. 孩子們虔誠地祈望着聖誕老人能給他們帶來禮物。
組詞:祈求、祈禱、希望、期待。
近義詞:憧憬、渴望、企盼。
反義詞:失望、絕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