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蒼勁有力之極。 明 袁宗道 《書<讀書樂>後》詩:“詩既奇崛字遒絶,石走巖皴格力蒼。” 明 王世貞 《祝京兆法書歌》:“即看京兆更遒絶,小繭遊絲染明玉。”
“遒絕”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文采、書法、藝術創作等領域的卓越表現。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該詞由“遒”和“絕”組成:
使用場景與引申義
文獻出處
該詞多見于明代文獻,例如:
注意事項
需注意語境差異:部分資料側重“聲音洪亮”(如),但更權威的文獻(如漢典)及古籍用例均以“蒼勁有力”為核心含義,可能與“遒”字的本義(《說文解字》釋為“迫也”)相關。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古籍用例或字形演變,可參考漢典及明代文學評論原文。
《遒絕》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含義:
1. 意思:形容英武雄壯,威武不可侵犯。
2. 拆分部首和筆畫:它的部首是辶,總共有10畫。
3. 來源:《遒絕》一詞最早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中,形容項羽的英勇威武。
4. 繁體:遒絕的繁體字為「酋絕」。
5.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遒絕的寫法存在一些差異,如「凉絕」、「梁絕」、「部絕」等。
6. 例句:他的英姿武勇和遒絕的氣質讓所有人都為之傾倒。
7. 組詞:遒絕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遒絕一時」、「遒絕風華」等。
8. 近義詞:勇猛、霸氣、威武都可以作為遒絕的近義詞。
9. 反義詞:柔弱、柔和、溫和都可以看作遒絕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